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大陸尋奇」標籤的文章

【中國案例】嬌生『背奶媽媽』的啓示

會看到這個案例,是因為我的上一篇網誌 『Ikea有意義的行銷』 ,被大陸關注社群媒體行銷的知名 網站SocialBeta 轉載,在轉載的文中,提到一則延伸閱讀的 文章『背奶媽媽』 ,讓我看到了善的行銷力量,引起了我的興趣。(推薦大家常上這個網站,內容很多元,而且她們更新的速度飛快!) 這是嬌生嬰兒Johnson’s Baby(在中國叫強生)推出的,同樣屬於『有意義的行銷』的案例。 『背奶媽媽』 是大陸特有的名詞,指的是生育後因工作不能在家做全職媽媽,利用工作空檔儲存母乳,帶回家供寶寶第二天餵食的職業婦女。因為一般企業並沒有專為背奶媽媽準備哺乳室,讓這些媽媽們能夠有尊嚴、不被打擾、舒適的儲奶,以至於她們需要在無人的會議室角落、廁所、儲藏室等雜亂的空間,而且隨時會有被不長眼的同事闖入的不安,你說,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為下一代所『傳好明天的力氣』的品質怎麼會好呢! 所以,嬌生發起了『背奶媽媽』呼籲、申領、分享三部曲,透過完整的實體與虛擬的串聯,要來協助這群媽媽們改善這個困境。首先,第一步:在企業大樓電梯間的電視上以及網路上播出宣導影片,訴說背奶媽媽所面臨的困境,以及可以立即改善的有效方法;第二步:在 強生的官方微博上開放申請 免費的、大大的『臨時哺乳室』告示牌,將它貼在妳需要儲奶的空間的門上,如此一來,媽媽們就可以安心的使用;第三步:鼓勵網友們分享『那裡有哺乳室』的資訊到網站的地圖上,當媽媽們出門在外,就可以透過手機找到臨近的哺乳室了。

鋼鐵人2與中國森馬合作的啟示

中國,這個大國崛起的企圖,不只以國家的力量展現,民間企業也同樣賣力演出。第一次看到 這則消息 時有些驚喜,心想,一個中國自創的服裝品牌《森馬Semir》與好萊塢主流電影《鋼鐵人Iron Man 2》合作,到底葫蘆裡會賣什麼藥? 同時也感嘆,中國品牌走入世界的手筆、企圖與速度還真是嚇人啊! Iron Man 2 的上映受到全球影迷重視是可以預期的事,這次 森馬 與服裝設計師Mary Zophres合作製作男主角Tony Stark的賽車服(下圖)以及女配角Black Widow的夜行衣(下下圖)。這樣的合作模式有點特別,介於沒什麼深度的- 《迪士尼式的授權》 (只是為了延展觀影的美好體驗,離開戲院後購買一些肖像授權商品,繼續沉醉在電影世界的商機),以及 《Audi式的置入行銷》 之間(主角在電影中使用的商品,清楚露出品牌名,具有類似代言人功效,讓消費者在使用這類產品時,不自主投射在主角的生活形態上)。而這次的合作屬於一種「不說,就沒什麼人知道」,但又不只是取得肖像使用權的那樣簡單。 在Iron Man 2 官網首頁 上可以看到一列合作的廠商名單(下圖),其中森馬是唯一一個以中英文呈現的品牌Logo,比較之下,森馬是最不國際化的品牌,卻選擇了一個行銷全球的好萊塢大片來合作。 森馬雖是區域品牌,卻有廣大的市場腹地與成長的潛力當後盾(有將近4,000家門市),讓她即使只在中國,也足以支撐這樣的行為,這點,讓台灣的品牌好生羨慕(對比台灣的《NET》只有約150家門市),因為有些時候行銷預算也是有門檻效應的,要有一定的預算才足以撐起一個大品牌的氣勢(如下影片),否則就只適合推出雅俗共賞的小品了。當然廣告不是大就一定好,但要拍一部高品質的廣告,錢,卻一定省不了。看看《三星Sumsung》最近的LED TV廣告,就知道為什麼《聲寶》不會有這樣的手筆。 Carlton 的大廣告 Samsung LED TV 看到這兒,台灣也不必氣餒,因為森美雖有先天的優勢,卻做得很粗糙,而這就是我們的機會,如果初期走不出全世界,起碼可以利用中國的市場,壯大。 正因為森馬與鋼鐵人合作的模式很尷尬,呈現出來的成果也顯得鬆散。嚴格說來,森馬做為一個平價的休閒服品牌,鋼鐵人本來就不是合適的合作對象,能扯上邊的就只有「因為兩者的目標對象都是年輕人」這一項,因為在片中男主角的裝扮(下圖),除了鋼鐵人那身鐵衣之外...

兩岸汽車行銷比一比,m'car軟得有實力

「同一個產品,如果用不同的行銷方式,會產出什麼結果?」,這個有趣的命題,通常沒什麼機會被驗證。最近卻有一個很可愛的廣告《 裕隆酷比Tobe m'car 》,剛好有機會跟中國《 吉利熊貓車 》來個有趣的比一比(快拉板凳來坐喔!)。 Tobe m'car 就是2008年11月在中國已經上市的吉利汽車的熊貓( 被歸屬到《全球鷹》這個品牌下 ),來到台灣後,由裕隆集團第二個自主品牌《裕隆酷比》負責生產、行銷,這兩輛車從外觀、內裝,乍看其實差異不大,但在行銷述求以及操作手法上卻有很大的差別,與其說為了在地化行銷,所以調整了整個定位跟配備,不如說這是兩個不同行銷世代的手法,來得更貼切。 台灣、中國,一個訴求《有夢有愛的卡通人生》;一個訴求《更多安全、更多愛的仿生設計》,從中心思想就可以感覺出兩者的差異,剛好是感性與理性的對比(前陣子我才寫過一篇 汽車行銷的理性與感性 ),從廣告,更可以清楚感覺。 Tobe m』car 吉利熊貓 上市篇 吉利熊貓 五星安全篇 不管你喜歡那一種呈現方式,在品牌性格塑造上,m'car就是比熊貓車要清楚的多。 m'car的名稱帶有自我主張的想像空間,而熊貓車這名字,反而像是m'car的暱稱,另外,你可以很容易想像出,會喜歡m'car的人會是什麼調調「正面、樂觀、開朗,還做著青春夢,對未來充滿希望,願意努力體驗人生的人」,在「人生第一部車」這個目標對像群中,當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樣的性格,有人就是愛酷酷的小鋼炮、或是務實的小車,但,這就是市場區隔的取捨。而熊貓車卻是不帶感情沒有情緒的,只是清楚呈現出資訊,表面上,這種做法的目標對象的範圍更大,但就因為更大,而變得不聚焦,只能跟 奇瑞QQ車 來個硬碰硬的比規格,這時候聰明的你,應該更能體會所謂「 品牌不是只是拍一部廣告說產品,而是要清楚呈現出品牌性格 」的差別了吧! m'car的廣告內容跟音樂( 郭采潔完整MV在此 ),其實很明顯是借用米卡Mika的棒棒糖Lollipop這部MV(如下影片),雖然因此讓這部廣告失去了原創性(想! Mycar的發音,是不是也跟有些人會把Mika唸成麥卡有關! 不要笑!以前我有一個英國老師,就常常把我的名字唸成麥卡),但在整體上市的活動,還是有其可取之處。 Lollipop MV...

嘿! 嘿! Taxi

圖片來源:gettyimages 話說那天因為龍體欠安讓我舉步維艱、寸步難行,連走到離家不到一公里的診所都有困難,在路邊攔了輛計程車,他問我「到哪?」, 我說「往前開我會告訴你,很近的」,或許因為「很近的」讓他不爽,也為了化解氣氛,我開始忍著痛跟司機亂哈啦,我說「生病了,好痛,動不了」,他冷冷的沒說一句話,我看了看掛在椅背上的駕駛名牌寫著《訾XX》,「哇! 好特別的姓喔」我說,「這怎麼唸啊」,「訾,紫色的紫」,「哇!你那兒人啊,有沒有遇過跟你同姓的」,「我瀋陽人,還沒遇過呢」,「瀋陽,我去過,那裡冬天好冷啊」,聊沒兩句就到目的地了,他為了剛在路上閃一輛車子,重踩煞車,突然客客氣氣地跟我說「不好意思,對不起」,我說「沒關係,謝謝」,結束了這趟短暫,又多認識一個姓的旅程。 關於短程搭車,還有另外一個故事。 到過大陸幾個主要機場搭車的人,應該都有等車等到地老天荒的經驗,這不僅等車的人苦,連排班的計程車司機也苦,特別是載到像我這種只到北京四環邊的人,那就更苦啦。 好不容易上了車,跟師傅(司機)說要到《望京》,刷~一聲按下碼錶,馬上就感覺到他的敵意,口中還不停唸唸有詞,因為這種經驗對我來說,每個月最少都要碰上一次,早就練就厚臉皮的功力,開始亂扯示好,這招,有時管用,也時也會踢到鐵板。 這老兄很酷地說「你知道我這趟排多久? 」,「1個小時?」我裝傻回答,「我排了3個小時,才等到你這個到望京的」,那語氣恨不得把我吃了,我故作驚訝「啊! 真不好意思,比我從上海飛北京還久啊」,「你說我嘔不嘔,待會兒還得趕回去再排一班」,「唉呀,別氣啦,我也常在機場等飛機一等就是4~5個小時啊」,他越聽越火「你到望京坐大巴(公車)不就得了,幹嘛打車(計程車)...」,沒完沒了的抱怨著,我心想這時候大概只有毛澤東可以讓他閉嘴,我提議「好啦,師傅,我就多付你10元,你省點力氣,早早載我到酒店,搞不好還有人剛好要去市區,你就賺到啦,你說對吧!」。這時候,錢,果然是最有效率的溝通工具。 中國,地大物博,距離遠近的概念跟我們不一樣,首都機場到望京也有個20公里,但對他們來說卻只是"短程"。不過,在北京還是有更多的司機,是心甘情願的載我到目的地的。 十幾年前在日本京都,從車站搭計程車到飯店,我不會講日文,司機聽不懂英文,溝通了半天,最後只好用他戴著白手套的手,接過我給他的地圖,開車上路,距離多...

子曰

圖片來源:gettyimages 知書"答"禮 那天在坐公車回家的途中,上來一對母子,小朋友大概小學1年級吧! 坐在我的後方,才坐定,稚嫩像小女生一般的嗓音,開始用標準國語背頌起論語。 「三、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四、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耳順,四十而知...」 「不對不對」,媽媽忍不住講話了「跟著我唸: 四、子曰:「...三十而立...。」」 我聽著母子倆旁若無人,沉浸在她們的小世界齊聲朗誦,想不聽見都難,不免跟著搖頭晃腦起來。反覆幾次後兒子開口說「媽媽,妳不要唸,讓我自己唸,背錯了妳再告訴我,好不好?」,我心想「哇嗚! 一副不能反對的語氣但又禮貌的態度」,這時只聽到媽媽碎碎唸「我是在幫你,這樣才學得快」,兒子沒等答應就又大聲唸了起來「四、子曰:「吾十...嗯~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我沒回頭看,但心中不免浮現,一個媽媽雖不出聲但嘴型跟著動的畫面,斷斷續續總算背完了,小朋友很開心對媽媽說「妳看,我背會了,只要用心,一下就會了,我很厲害吧...」。 我對幾歲該背論語這件事沒意見,您高興就好,但我對「子曰前面一定要加數字順序」有意見。 這是一種「差一個字就不是"純潔"喔」的教育嗎?! 這位太太,我祝您成功!! 有恥且格 最近的電視一直在談2010的上海世博會,不是介紹世博會的內容,而是上海人穿睡衣逛大街的 新聞 。 新聞說因為世博會屆時將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市政府官員認為市民穿睡衣上街有失體面,會在外國人面前失禮,甚至會讓上海沒面子。希望先藉由柔性勸導,讓市民改掉長年習慣,甚至組成糾察隊、發傳單...。市民反應很妙,有人說「我這件睡衣可是舶來品...」,「我穿這樣方便舒服,你說是不啦」。 我比較好奇的是,官員怕醜態給外國人看,平常怎麼不擔心外地人怎麼看上海人;外國人的觀感重要,自己人就不重要?? 隔空橫出的曬衣架,掛滿花花綠綠、隨風飄揚、男女不拘、新舊雜陳的內衣褲,有比較美麗? 還是連這也要管,來個「世博會期間延安高架兩旁的住戶不得曬衣服」的規定? 說實話,我在上海混了不短的時間,對這些畫面並不反感,也不特別覺得怎麼樣(好吧! 第一次見到時是有些新奇),但就算在紐約曼哈頓的小巷,不也同樣雜亂不堪、見不得人? 反而有一種真實的存在感勒。 事出必有因,這種生...

沒啥事,只是週末的亂報

那天在7-Eleven買了本新出的《2535》雜誌,看著看著讓我想到了大陸的《週末畫報》。 看《週末畫報》是我出差大陸時的一個習慣。每次在廈門機場買一份,不管是飛到上海或是北京,大大的一本,全彩印刷,四本一套,夠我隨興翻閱(而且大陸班機誤點是正常的事,剛好可以排遣無聊的時光)。 這本雜誌有新聞、財富、生活跟城市四大版,內容並不深入,也沒有太多的分析,大部份都是資訊。會看這雜誌,倒也不是因為它的內容多合我意,只是人到 貴寶地,總不能入寶山空手而回。不想只為了純商務往返,而沒有一些在地的觀察,會覺得少了點什麼。若能從看看閒書,可以貼近民意的話,也算是一種收獲。一來往返頻次很密集,二來經濟又實惠,一整套只要少少的五元人民幣,就這樣變成了一種習慣。 每次行李箱裏都拖著畫報,到內地四處趴趴走,很少真的用心的讀完,總是空閒時隨手翻翻,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到達一個目的地後,拿出來攤在桌上,要離開時再裝進去。因為待的時間長,常常去程班機跟返城班機,同一個行李箱,但裝的已經是不同期的《週末畫報》了 《2535》主要讀者群鎖定25~35歲,雜誌說這是人生的黃金十年。這樣看來,我早就不再黃金,人生有的也只剩一隻"黃金"獵犬,勉強跟黃金沾的上邊。那天還為了伺候小犬,貪便宜的抱了一袋16KG的狗飼料,走了十分鐘的路,差點兩手脫臼,被拉長的快過膝了。 這本雜誌同樣也是資訊為主,是一本令人賞心悅目的雜誌。不太需要用到大腦,但又不像壹周刊那樣,看完像閒嗑牙一樣,看這本雜誌,從中還可以有些資訊的吸收。 我不是文化人,我說不上來這本雜誌的定位,是設計感重一點? 是休閒? 是生活? 是城市? 總之,就是好讀吧! 隨收翻翻,沒什麼壓力,精美的印刷,當做美化環境的一本刊物 不過即使這樣,下次我還是會買,是因為69元一本,還是因為懷念《週末畫報》,我自己也說不上來

城市裏的布穀鳥, 東西南北牠比我搞得定

今天經過一個路口時發現了這個東西-有聲號誌, 設置在行人穿越道旁, 這裝置用聲音來辨視, 當南北向行人可通行時會發出布穀鳥的聲音, 東西向為鳥叫聲, 行人專用為蟋蟀聲, (行人專用應該是指不論方向行人皆可通行時) 同時還有點字說明, 方便視障朋友閱讀 因為身邊沒有視障的朋友, 對台北市的殘障設施也不瞭解, 我不知道視障朋友到一個陌生的路口時怎麼分辨東西或南北? 在此不願多發表意見, 因為多一些對殘障朋友友善的環境總是好事, 不過看到這樣的表達方式, 倒是讓我想到了中國 我去北京的時候, 聽到當地的同事在跟另一個人講某個地方怎麼走時是這樣說的, "工人體育場東路往南, 到了建國路往西, 過了西單往北..." 當時好奇問了他們, 怎麼不說往左往右, 要說東南西北, 他們也說不出說個所以然, 只說習慣了這麼說!!?? 這麼久了也沒什麼問題... 東西南北是絕對的, 往左往右是相對的, 其實說方向當然是比說左右精準, 但問題是如果初到 貴寶地, 誰分的清東西南北? 北京的天空又灰濛蒙看不到太陽? 想借助自然天象都很困難, 更不用說對方向感有障礙的人, 永遠都搞不清東西南北, 這種人享受不到殘障的保護, 卻形同殘障, 外人對於連進個7-Eleven, 出來都會搞錯方向這一類的事, 通常都難以理解, 他們也有苦說不出, 又怎麼奢求他們在廣大的城市中找對方向? 不曉得這算不算是一種對初來者的不友善呢? 不過還好現代科技發達, 就算不是人人都有布穀鳥的天賦, 隨身帶個衛星導航也算可以暢行天下了, 總之 方向這事 A~ 問題不大 有GPS 就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