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EC」標籤的文章

線上購物的最高境界,連狗都可以自己上網買東西

「時代在進步」這句話,不只對人類適用,對狗狗也是。君不見YouTube頻道上,不但可以看到一堆主人曬自家寵物賣萌的影片,常常還會與時俱進出現一些出人意表的特殊才藝。現在,連狗都可以自己上網買東西。這可不是在罵人,而是真的有網站推出這樣的服務。  巴西有一個寵物線上購物品牌《 Petz 》說「她的網站可以讓狗狗購物,更厲害的是,她能夠辨識狗的喜好,只要狗狗喜歡,就會自動加入購物車」。怎麼樣,很神奇吧!   

6招Call-To-Action

《本文同步刊登於 Yahoo奇摩網路行銷 ,請勿轉載 》 雖然這是一個我收到實體DM的例子,不過套用在網頁設計上也一樣適用。 我一直很習慣閱讀電子雜誌,各種呈現形式,不管是死板板的PDF,或是專為平板閱讀而優化過的我都看,也斷斷續續訂了好幾年的商業週刊Businessweek(現已改名為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大約一年前透過iPad的書報攤,我很假掰的訂了一年的英文版。說實話因為是英文的關係,以每週一期出刊的速度,我總是瀏覽看圖的多,真正讀完文章的少。再加上後來出了中文版的彭博商業週刊,看到繁體中文的親切感,讓我忍不住的,在英文版還有半年才到期的情況下,又加訂了中文版一年,而在去年9月把英文版到期(2014/2)自動續訂的功能給停了。(自動續訂,是我對iOS最不滿的地方,一旦沒有特別去取消這個功能,就等於默認連通了Apple到我的刷卡銀行自動取款的大門,想了解取消續訂被埋在系統多深處的人,請自行上網搜尋) 自從我“表達了”我不接受自動續訂的態度後,Bloomberg Businessweek就對我展開了一連串“引爆需求”的行銷,一次還用了好幾種技巧。 先理解一個觀念:有效溝通,必須是在消費者認知有需求的時候才會發生。除非,你有引發一場讓人不得不注意的Big Bang的實力或財力,否則,無謂的曝光,就是一種浪費。 問題是,需求是怎麼被感知到的?

『女孩兒,不大便』,Poo-Pourri直白卻有效的行銷策略

如果長期被我文章荼毒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直白說產品好話』的這道菜,我很不愛。 不過,最近一個消臭劑品牌《 Poo-Pourri 》的『女孩兒,不大便 Girl Don’t Poo』活動,卻讓我眼睛一亮!她不但不拐彎抹角的說產品,而且一路要你『買、買、買』。 在這個『直白說產品又大力Hard Sell』的糖衣背後,其實高明的包裹著符合數位時代行銷的邏輯,不明白嗎?且聽我道來:

零售業行銷的最佳拍檔-iPhone+iPad

別說你沒看見這世界正在改變,改變的不只是科技的日新月益,還有你我的行為。 如果你的品牌已經有官網,有線上購物的功能,你還需要iPhone App幫你做什麼? 如果已經有了iPhone App,還需要專為iPad 再做一個應用程式? 你是不是想「不就是螢幕大小的不同,消費者真的需要這麼多種與品牌的溝通工具嗎?」,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惑,且讓我舉《Gap》的例子來幫你解惑。 iPhone vs. iPad 在硬體上的差異已經有一大堆專文討論,我就不獻醜,說真的這兩者最重要的差別還真的就是「螢幕大小跟能不能打電話」這兩點,可是光這兩點就決定了許多行為跟策略發展的方向。

好神! Pixazza把你網上的照片變成購物廣告(4/1更新)

當你上網看新聞或逛某人的網站,眼睛一亮看上了照片中某位名人的衣服,只要移動滑鼠到照片,標有"P"的小標籤上,這神奇的Pixazza就會告訴你這衣服是什麼牌子、多少錢,到那可以買的到,很神吧! Pixazza 這公司只有少少的20人不到,怎麼樣在浩瀚無垠的網海中完成這奇妙的任務? 說穿了靠的是合作跟利誘,一個聰明的機制,廣大的網友,提供照片的連盟網站跟商品的提供者。 有意加盟的網站,不用改變現在運作的模式,也不用聽Seminar參加教育訓練,只要在網頁上加一行Javascript的小程式,就可以開始等著收錢,平白多了一個賺錢的工具。Pixazza會自動判讀過去現在跟未來的照片,只要網友因為看了你照片買了其中的某樣商品,就可以抽佣; 另一方面Pixazza廣邀眼力過人的網友擔當他們的時尚達人(我因為好奇細節到底怎麼運作,也申請加入,不過至今尚未收到認可的email),這些專家們負責把照片中的玩意兒做辨視(identifying)、分類(tagging)跟連盟的購物網站商品配對(matching)的工作、不一定要完全精準,類似商品也可以,只要有人買了你"認"出的那個商品,就可以收錢了; 對商品的提供者、廣告主或購物網站來說,則是大大增加了產品曝光的機會,當然收入會因此增加,來的網友即使沒有買當初吸引它的商品,至少引進門後,也開啟他購買別的商品的機會。 Pixazza跟商品提供者、廣告主或購物網站收取廣告費,可以by CPA cost per action、CPC cost per click或CPM cost per millennium收費(有沒有另外因銷售而抽佣我並不確定)。就這樣大夥都只是舉手之勞,卻因Pixazza的機制,開創一個EC的新世界,各方從中都可以獲取一定的利潤,真是各家全贏的好策略 在第一時間聽到這個概念時驚為天人,覺得這公司實在太了不起,可以運作出這麼棒的生意模式,但若細想,還是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這個Model最偉大之處,在於參與的各方,都不需要做什麼改變,卻因為通力合作而產出一個新的模式,而且各方皆得利,因此在推廣上比較不會遇到過去推廣電子商務所遇到的困難,可以快速的暴發開來。這跟Google的AdSense概念相近,可是AdSense是由系統根據文章的文字來判斷該送出什麼樣的廣告,而Pixazza則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