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instagram」標籤的文章

教你一次看懂Nike影音行銷,從知曉、考慮到轉換的活動規劃邏輯

▲Nike最新的原創影集。左邊是大宅女Margot,右邊是健身狂Lily。 《本文同步刊登於 Yahoo奇摩網路行銷 ,請勿轉載》 最近「原創影集」這個字,頗紅。 不但讓線上影音平台靠著一部部火紅的原創影集 (如《 紙牌屋 》、《 潔西卡瓊斯 》),在全球開疆闢土,也讓《 Nike Women 》推出一齣一共八集《 大宅女 vs 健身狂 Margot vs Lily 》的影片,要來搶搭這股風潮。 表面上,你免費看到了品牌推出的好萊塢專業製作水準的影集,但實則,Nike要用影音+網路行銷,有系統的開啟推廣Nike Women《只為更讚 Better For It》的康莊大道,讓消費者步上,從「知曉、考慮到轉換」通往銷售的“紅地毯”! 故事主軸:1000個紛絲 對上 3個朋友,哪個容易達成? 劇情設定,就是現代人生活的兩個極端。影片的兩姐妹Margot跟Lily,性格南轅北轍,膚色一白一黑,都是被領養的小孩。一個晚睡晚起,視運動為毒蛇猛獸,原本工作是個幫財務軟體公司經營社群媒體行銷的大宅女:一個則是生活規律,人生除了健身就是健身,在現實中不善交際沒有真正的朋友,但在網路世界卻有超過90萬粉絲的健身狂。兩姐妹對彼此的專業互相輕視,因此,在新年期間許下「新年新希望」的戰帖,看誰能夠先達成: ● 大宅女:要在網上設立一個健身影音頻道,募集超過1000個紛絲。 ● 健身狂:則要交到三個「不能是粉絲,不能是想上她」的真正的朋友。

什麼是移動優先?看看Reebok怎麼做

《本文同步刊登於 Yahoo 奇摩網路行銷 ,請勿轉載》 時至今日,如果還有品牌進行數位行銷,卻忽略了消費者透過「手機」這個載體來參與的話,我只能說這個品牌完全不在點上!這絕對不是因為假掰的湊上Mobile First的潮流,而是消費者的習慣已經改變了,如果這時候還不快跟上他們的腳步,這品牌也就別混了吧! 有些品牌的行銷活動,不只是做到了考慮不同螢幕間的體驗之外,而且更進一步的貼近消費者,反過來以手機為主,電腦為輔。舉一個最近看到的活動為例: Reebok Hunt for the Pump具體實踐Mobile First的精神 上市超過20年,已經是《Reebok》經典代表的Pump系列,為了推廣新的ZPump Fusion鞋款,推出了一個在手機上尋寶《Hunt For The Pump》活動。只要你利用手機上的instagram App,虛擬遊歷舊金山的各景點,找出隱藏其中Pump的圖形,就有機會免費得到一雙ZPump Fusion的鞋子。請看以下的案例說明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