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體驗行銷」標籤的文章

當你的品牌還在免費給消費者試吃時,《日清 咖哩飯》讓你自願掏錢買體驗

「免費試吃(用)」是許多品牌推廣新產品上市時常用的方法,不管是路邊遇到貌似目標對象的人就送給你一份、或是賣場上廣邀大眾來試吃、試用,通常這類體驗都是免費的,而吃過用過的人,頂多就是覺得體驗不錯,順便買一份回家,不太能夠激起消費者進一步幫助品牌的動作。《日清 咖哩飯》在2016年11月開了一家店,不但有本事讓消費者願意“付錢試吃”,而且還自動自發地拍照上傳,擴散讓朋友圈的人都知道!怎麼辦到的?

品牌帶你下地獄!嚇死人不償命的但丁的地獄之旅

「好的老師帶你上天堂,美商藝電EA要帶你下地獄」。《但丁的地獄之旅Dante’s Inferno》這款在2010年上市的電玩遊戲,用驚世駭俗的行銷,讓你體驗遊戲的精髓。之所以時隔多年還要介紹這個行銷案,是因為她運用了實體、虛擬、社群的各面向,龐大而且完整,即便在經過了這些年,不但不嫌得落伍,反而有一些特別的“新意”。 《但丁的地獄之旅》是奠定西方世界地獄和滌罪當代概念的精彩文學巨作。這款第三人稱動作冒險遊戲,將如同神劇詩文描述般地帶領玩家進入九層地獄展開驚異之旅:從凌波煉獄(limbo)、淫慾(lust)、貪吃(gluttony)、貪婪(greed)、憤怒(anger)、異端(heresy)、暴力(violence)、欺騙(fraud)到背叛(treachery),玩家在遊戲中將扮演但丁,為了營救他最愛的碧兒翠絲(Beatrice)而奮戰,與意想不到的各種邪魔交手。(資料來源:EA)

怎麼用鬼來娛樂消費者?看M&M’s、Burger King萬聖節怎麼做!

你聽過被佛法加持的聖物,應該沒聽過被鬼魂充滿的物品吧!而且奇妙的是,你不但不覺得害怕,還會滿心歡喜的搶購來分享給大家,因為,這是萬聖節啊! Mars集團旗下的巧克力品牌《M&M's》,在2017年萬聖節前預告,將在十月十三號星期五當天,於紐西蘭知名的 恐怖鬼屋 裡擺放數百萬顆的M&M's巧克力,整整13天,讓它們被鬼魂充滿。

《Columbia Survival Labels》可以釣魚、生火、泡咖啡!?保證讓你捨不得丟掉的衣服吊牌

你一定買過衣服吧,對於那些隨附穿掛在衣服上「價格、衣服洗滌、如何保養」的標籤吊牌,你會認真看嗎?還是衣服買回家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不急待的把它們通~通~剪~掉~! 這個被大多數品牌當做一定要有;消費者卻不當作一回事的東西,現在卻有品牌不但有本事把它變身成為替品牌加分的利器,而且保證你會捨不得丟掉的好工具。怎麼辦到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來自美國,以生產戶外運動服飾聞名的《Columbia》,為了強化品牌「戶外運動」的特性,針對登山客、露營、或是釣客族群的需求,把這些一次性的標籤吊牌,做成了一整套不鏽鋼的野外求生工具,讓你可以用來鋸木頭、縫補破掉的衣服、或是過濾溪水...。

這個牆壁會說話!看看硬梆梆的壁紙怎麼玩出「心」體驗

在數位時代,大家都知道讓消費者「體驗」你的產品很重要。最典型的方法就是,利用數位網站可以互動的特性,藉由模擬使用的情境與過程,讓消費者感受到產品特色。這個解法行之多年,也早已成為新品上市推廣的“標準配備“。 問題是,如果你的商品不是個容易被體驗的產品時,怎麼辦,例如:壁紙!? 怎麼樣,難了吧!壁紙是要怎麼讓消費者體驗?難不成,是要感受「貼上新壁紙後,家裏變得多麼光彩亮麗?還是多麼好貼、平整、容易清潔…」。只是這樣的互動方式跟老王賣瓜的廣告有什麼兩樣?讓我們來看看法國怎麼做出不一樣體驗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