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09的文章

愛,就是這麼回事!

今天不談行銷,要來聊電影。 (500) Days of Summer 戀夏500日,一部文藝小品,拍得滿有趣的電影。男主角叫Tom女主角是Summer,在某一天的會議中,Tom遇到了新進同事Summer,驚為天人,並認定她就是生命中的天命真女,從此展開了500日的"夏日"戀情…。 導演用天數不停前後交替倒置,一會兒480天,一會兒20天,前後對照的說故事,在同一場景不同時間,一下看到兩人歡喜曖昧;一下又是冷默鬥嘴,就這樣引領觀眾感受戀情中的喜怒哀樂,如果換成平鋪直述的時間序發展,可能這個故事就不那麼有張力了。 影片的第一幕是在公園的板凳上,Summer戴著結婚戒指的手放在男主角的手上,這一幕刻意的引導觀眾對結局的想像,你還在想著結果如何的時候,故事就跳到他們相遇的第一天。 (注意,以下將提到電影的結局,請自行斟酌是否繼續看下去) 這是一部以男主角觀點講故事的電影,並沒有提到太多Summer對這戀情的想法。在一開始導演就交待了這兩人性格上的差異,分處在愛情光譜上的兩極,一個相信真愛,一個相信現實,只是傳統上相信真愛的是女性,玩世不恭的是男性,影片中這兩人剛好角色相反,女的大膽、勇於追求夢想又古靈精怪;男的安份、總是想太多不是個行動派。 Summer離開家鄉到大都市來求生存,就是為了試試自己的能耐,追求夢想而來,而Tom建築系畢業,根本不喜歡在賀卡公司寫文案的工作,明明還懷抱著對建築的夢想,卻自我懷疑遲遲沒有行動,同一個工作一待就待了4 年,原本不好不壞不高不低的黑白人生,自從遇到了Summer之後,變成彩色,只可惜這彩色人生只維持了290天,剩下的210天Tom終日在沮喪懊悔頹喪中渡過,而Summer則繼續追求她人生的路,完成了終身大事,留下了「新郎不是我」的遺憾。 由於片中沒有交待女主角在分開後這段時間的心路歷程,只知道結果,所以在210天的故事裡,觀眾看到的都只有Tom的痴心,隨者影片的進行跟著男主角一起期待修成正果的那一天。 導演這一招滿妙的,這種只有"片面之詞"的演法,就像愛情中的當事人往往搞不清楚對方在想什麼一樣,正所謂「愛到卡慘死」,人在面對感情的時候,就算明明知道不適合,也沒有勇氣或捨不得轉身離去。這樣的安排讓觀眾也陷入了當局著迷的困境。 雖然片中聽不到Summer的

新店開張改用facebook吧! IKEA的好點子

遠在世界另一端的瑞典瑪爾默Malmo,前一陣子開了一家新的IKEA宜家家居的分店,IKEA真是有一套,聰明的運用了facebook上現有的功能,做了一個了不起的宣傳活動,厲害厲害!! 在開幕前的兩週,他們幫 店經理開了一個facebook的帳號 ,上傳了12張showroom的照片,厲害的來了,貼在facebook上的照片,有一個可以讓大家標出照片中人物是誰的標準功能(貼標籤Tagging),很多人都用過,但就是從沒想到可以用在商業上。 他們是這樣做的,在showroom照片中的任何IKEA傢俱,只要你是第一個在上面貼標籤的人,那個東西就是你的了!!?? (下圖說明) 什麼?? 只要貼標籤!? 一塊蛋糕這麼簡單誰不會啊! 只要手腳夠快、消息夠靈通,輕輕一點就可以免費得到一張沙發或是一盞燈...(下圖紅框內就是那些幸運兒的名單),比參加跳舞、唱歌寄條碼容易多啦(很抱歉看不懂瑞典文,不知道活動的限制或詳細內容是什麼),就是因為這麼容易,你就會毫不費力的去做,然後這個好康的消息就會在你的facebook上,有更新的消息時也會出現,你的朋友就會看到,更多的人就會知道...。 下面影片是活動的說明。 這件事給了我們幾個啟示: 1.開店不要再掛大鳳梨了。 2.沒事玩玩facebook還是有好處的 3.不要點showroom裡面的電視跟電腦 4.facebook貼標籤的框框還是太大嘍,有人框到燈的線耶?

還沒睡?!

太久沒post奶茶的照片,找出幾張來跟大家見見面。 這些都是隨手用iPhone拍的,一張張牠貪睡的樣子,以前不知道狗這麼能睡,晚上睡,冷了睡,沒事忙也睡。 話說黃金獵犬號稱狗界智商的探花,聰明才智應該可以上的了交通大學吧! 夏天熱了會找冷氣強的地方睡,冷了,就找又暖又舒服的地方窩著,這時候床當然就是上上之選,可惜,狗畢竟是狗,就算被寵上了天,待遇跟人還是要有所區分,因為全家大大小小的東西都被牠的鐵齒鑑定過,口水玷汙過,只剩下床是唯一的淨土(其實牠趁我們不注意,三不五時還是會自己跳上來跑個兩圈才甘願),這樣堅持不讓牠上床睡的結果就是,牠睡的是全家最貴要價20萬的"床"(上圖跟下圖),這算是「生命總會找到出路」的新解嗎? OS(真是又大又寬敞,可以任我翻身睡到爽,還沒人跟我搶) 「睡得時間長,不用來作夢不是太浪費了嗎? 要夢什麼好勒? 嗯~雞腿排骨紅蘋果,光用想的就令偶忍不住要吐舌頭,啁啁作響」,(剛在寫的同時,牠竟然用舌頭往地上一舔嗑掉一隻小小蟑螂! 雖說這是為民除害,但也不免令人作噁),有一回好奇拉了牠舌頭,只見牠恍神張著迷矇的大眼,目光呆滯的牠,應該是在回味「雞腿,妳不要走!!」 愛看電視的後果,乾脆自己化身成章魚哥,漂浮演起內心戲「是誰住在深海的大鳳梨裡...」 寫完可以去睡覺了,送上一首今天聽到很正點的歌《Sweet Disposition》by The Temper Trap,大家一定要幸福喔!! MV版本 電影《戀夏500日 500 days of Summer》版本 Sweet disposition Never too soon Oh reckless abandon Like no one's Watching you A moment, a love A dream, a laugh A kiss, a cry Our rights, our wrongs A moment, a love A dream, a laugh A moment, a love A dream, a laugh Chorus Just stay there Cause i'll be comin over And while our bloods still young It's so young It runs And we

在facebook上有了粉絲,然後怎樣?! 2/2

《 接上文 》 不可否認的消費者已經改變接觸品牌訊息的習慣,從傳統的廣告媒體轉移到網路世界;從官方說法轉移到網友使用經驗,這就是為什麼企業除了需要官網,也不可忽視social media的原因。 不論是自己的官網/活動網頁/Blog/plurk/平面製作物/廣告/甚至產品包裝上,都可以做為「宣告你的品牌已經有粉絲專頁訊息」的媒體(現在google這麼厲害,只要關鍵字就可以找到你,不需要再列落落長的網址了),另外推薦幾個我覺得可以幫助經營的好工具: 工具1. google 快訊 前面提過網友更相信同儕的使用經驗,而這些經驗被散佈在部落格、討論區…。根據 Technorati 2009的調查 ,有70%的部落客會在網誌上提到品牌或產品的話題,其中46%會談論他喜歡/討厭的品牌,38%會寫使用的經驗,47%至少每個月會寫一篇關於品牌產品或服務的review。但在茫茫網海中要上哪找出這些網誌? 每天勤拜google也不是辦法吧! 其實google早就有提供 快訊 的服務,從網路上自動幫你收集特定議題的新聞/網誌/網頁,想要她幫你收集什麼,輸入關鍵字就對了! 舉凡自己的品牌/產品/競爭者/產業/法規/網址/議題…通吃,只要一收集到就會傳送到你指定的email信箱,這時候把網友的開箱文設個連結或轉貼過來(當然轉貼必須徵得作者同意才行,通常部落客都不會反對才是),用她來豐富你的內容,多方便!! 工具2.Networked Blogs app 這個工具 主要用來在粉絲專頁裡推廣你的blog或網站。只要加入,就會在你的facebook page的資料(profile)顯示出來,同時也可以將你平常喜歡看的網站列出,一旦這些網站有新的內容也會自動更新,另外還可以把你blog的文章引過來(下圖)。這樣做可以豐富你專頁的內容,透過你喜愛的blog連結,網友也可以更全面瞭解你的品牌概念。 工具3.Static FBML 不用再羨慕有些企業可以把粉絲專頁打扮的漂漂亮亮,又是動態圖片又是flash還有迷你網站的多標籤功能,這些都不需要請人客製程式, Static FBML 就可以幫你解決(最上圖的 New Moon 就是一個sample,酷吧!!)。對於品牌粉絲專頁,這是必備的應用程式,而且還是facebook官方掛保證的喔。 你的粉絲專頁長的樣子,也代表了你品牌的格局,可別因為安於使用制式的

在facebook上有了粉絲,然後怎樣?! 1/2

圖片來源:gettyimages 在上個月的網誌裡提到了對 企業經營粉絲專頁facebook pages的建議 ,關於議題的設定,在這一篇網誌我想進一步再提幾個想法: 1.整體經營粉絲專頁議題的概念。 2.facebook粉絲專頁跟社團有什麼不同。 3.有什麼好工具可以協助經營粉絲專頁。 科技產品像蛋塔一樣一夕爆紅的例子有很多,只要第一時間給人酷炫新奇的印象,很快就會散播開來,等到新鮮感過了,一切又歸於平靜...。facebook會不會是另一個蛋塔現象?! 我主觀的覺得她會存活下來,並且會被大量運用在商業活動上,但以現在的狀況看來,消費者跟企業主對於facebook能夠在商業上發揮什麼功用,可能都還有些霧裡看花,一種像霧又像花的想像,消費者忙著交友玩遊戲,不清楚是理所當然的,但企業主可不能也跟著迷糊!! 1.整體經營粉絲專頁議題的概念 。(為了方便溝通,以下我提的粉絲專頁是以有《實體產品的品牌》為想像) 要談這問題之前,我想先拋出兩個問題「做為一個消費者,上facebook的粉絲專頁,你期望得到什麼?」,另一個問題「做為一個品牌主,設立facebook粉絲專頁,你想要給消費者什麼?」 現階段消費者加入粉絲的障礙,相對以往收集消費者資訊要低得多,一方面是機制設計的關係,讓加入變得方便;一方面是因為嚐鮮,好奇想知道facebook到底可以幹嘛的心態,所以不需要贈品誘因就會有一堆粉絲加入,但有了粉絲之後又怎樣?! 又要回到以前那種「空有一堆會員名單,卻不知道要幹嘛,只好不斷發eDM或是促銷簡訊」的窘境嗎? 使用facebook之後,消費者就變得主動了? 還是變得喜歡跟品牌扯上關係? 我想答案大家心知肚明。消費者其實沒變,變得是溝通的工具跟方式,讓他們覺得更自在。 消費者會成為粉絲,動機其實很簡單,因為想從中獲得一些有價值的資訊。例:降價(coupon/贈品/試用...) 新產品或是活動的相關訊息,這時候如果你也只提供上述的資訊,粉絲來這裡自然就只會想看到、也只在意這些東西,這樣跟從官網上看到的有什麼不同? 吸引他們重覆上這的動力是什麼? 而光是這樣的內容可以留住他們多久? 事情可沒那麼簡單。別忘了,在facebook的世界裡,加入粉絲很容易,要離開? 同樣一點也不困難! (2010/1/23新增:今天看到的一篇關於網友「加入成為品牌粉絲的目的」的 問卷調查報告 ,結果顯示

用facebook進行公益行銷是個好想法

誰沒有朋友?! 但最怕礙於朋友的情面被拉去做你不想做的事。早年沒有網路的時代,最怕遇到的是直銷的朋友,或許因為當年民智未開,或是手法拙劣,明明你情緒很平靜,卻硬要你去聽一場莫名其妙的很High、很熱血、很用力,光是坐著聽就能消耗能量的說明會。 現在有了社交媒體(例:facebook這類的Social Media)就進步多了,朋友的一舉一動,不需要大張旗鼓,不需要特別通知,你就知道你的朋友做了什麼、去了那裡、交了什麼朋友、心情如何、忙些什麼、關心什麼話題...,這一切都沒有強迫,你喜歡他參與的活動,就點進去看,沒興趣瞭解的,你可以甩都不甩。這個朋友間"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距離,剛剛好。 也就是這個特性,讓社交媒體發揮出與企業官網或活動網站不一樣的功效。活動只要能夠連接到facebook,一個有facebook的網友參與了你的活動,就算只是一個人,卻也代表了你已經連結上他背後潛在的那一群朋友。 Lands' End這家服飾公司就在facebook上辦了一個捐大衣給美國波士頓遊民的活動- Big Warm-up 。 活動概念很簡單,就是要幫助遊民渡過這個寒冷的冬天,但 活動網頁 卻一點也不簡單,音樂、說明都做得很棒,值得一看。在這網頁裡,用很精緻的圖表來說明波士頓地區遊民的現況,例:在二月份平均氣溫只有零下五度,卻有219名街友流落街頭;有超過5000人沒有家可住...,活動目標要為在波士頓7681個無家可歸的人,每人募得一件外套「你的每一件外套都可以溫暖一顆心」。 另外,關於怎麼捐?在那捐?捐了有什麼優惠?(可獲得Lands' End折扣券)...在網頁上都有清楚的說明。以上這些充其量只是讓她的網頁做得比一般的漂亮,但重點不在這,而是她聰明的跟facebook做了結合,透過它讓訊息快速擴散。 在facebook的Big Warm up上(下圖),會顯示有多少facebook網友加入這個活動、產出多少影響力、收到多少衣服,特別的是會顯示你有幾個朋友、其中有多少人加入、已經捐了多少衣服,這些資訊通通一目瞭然。 你一旦加入了,在你的facebook檔案就會出現一個徽章(下圖),朋友也會知道你參與了這個活動,就這樣朋友間的影響力,在不知不覺中的發揮出來,有興趣的人自然就會點進去看。 公益行銷之所以適合facebook,是因為這類活動比較正面,

子曰續篇-四二六!!

圖片來源:gettyimages 上次那位 愛背論語的小男生 跟他媽媽又上車了,這次不再背子曰,改背99乘法。 照往例一坐定就開始拉開嗓門, 「四一四、四二六」, 「什麼~42多少?」他媽冷冷的說, 「喔,四一四、四二~...八」虛心的斜眼偷瞄了她媽一眼, 「嗯,繼續」, 「四三一十二...四七嗯~二~十......八」越說越小聲, 她媽點頭示意,小男生接著背「四九...」, 「什麼什麼四九~ 四八跑那去啦?」她媽像被電椅電到跳起來說,用著急促又簡短的聲音命令「重來一遍!!」 「四一四、四二六」, 「蛤~四二六?」尾音上揚的說,「重來」, 「四一四、四二八...」,小男生繼續用他的運氣亂猜,「四七二十...八、四九」, 「又是四九? 四八勒? 」, 「喔」小男生頭越來越低,「四八三十...二、四九三十六」, 好不容易終於背完了,小男生對他媽媽說「媽媽我可以休息了嗎?」 「當然不行,再多背幾次」 全車的人都為這小男生抱屈,也替他緊張,每個人心中響起的OS是「這次小男生能不能順利通過四二六的魔咒? 廣告後回來告訴你>>>」 「四一四」聲音在空中凝結, 一雙雙耳朵豎起、屏息以待,等候小男生的答案... 「四二~.........六」, 「停~......」,「喔~......」 她媽喊停, 我們洩氣嘆息!! 對這種"卡到陰"的九九乘法,他媽聽了不煩,我可是受不鳥,真想抓著她的雙肩用力搖她,「這位太太,四二六是對的,是對的,一定是對的!!」

嘿! 嘿! Taxi

圖片來源:gettyimages 話說那天因為龍體欠安讓我舉步維艱、寸步難行,連走到離家不到一公里的診所都有困難,在路邊攔了輛計程車,他問我「到哪?」, 我說「往前開我會告訴你,很近的」,或許因為「很近的」讓他不爽,也為了化解氣氛,我開始忍著痛跟司機亂哈啦,我說「生病了,好痛,動不了」,他冷冷的沒說一句話,我看了看掛在椅背上的駕駛名牌寫著《訾XX》,「哇! 好特別的姓喔」我說,「這怎麼唸啊」,「訾,紫色的紫」,「哇!你那兒人啊,有沒有遇過跟你同姓的」,「我瀋陽人,還沒遇過呢」,「瀋陽,我去過,那裡冬天好冷啊」,聊沒兩句就到目的地了,他為了剛在路上閃一輛車子,重踩煞車,突然客客氣氣地跟我說「不好意思,對不起」,我說「沒關係,謝謝」,結束了這趟短暫,又多認識一個姓的旅程。 關於短程搭車,還有另外一個故事。 到過大陸幾個主要機場搭車的人,應該都有等車等到地老天荒的經驗,這不僅等車的人苦,連排班的計程車司機也苦,特別是載到像我這種只到北京四環邊的人,那就更苦啦。 好不容易上了車,跟師傅(司機)說要到《望京》,刷~一聲按下碼錶,馬上就感覺到他的敵意,口中還不停唸唸有詞,因為這種經驗對我來說,每個月最少都要碰上一次,早就練就厚臉皮的功力,開始亂扯示好,這招,有時管用,也時也會踢到鐵板。 這老兄很酷地說「你知道我這趟排多久? 」,「1個小時?」我裝傻回答,「我排了3個小時,才等到你這個到望京的」,那語氣恨不得把我吃了,我故作驚訝「啊! 真不好意思,比我從上海飛北京還久啊」,「你說我嘔不嘔,待會兒還得趕回去再排一班」,「唉呀,別氣啦,我也常在機場等飛機一等就是4~5個小時啊」,他越聽越火「你到望京坐大巴(公車)不就得了,幹嘛打車(計程車)...」,沒完沒了的抱怨著,我心想這時候大概只有毛澤東可以讓他閉嘴,我提議「好啦,師傅,我就多付你10元,你省點力氣,早早載我到酒店,搞不好還有人剛好要去市區,你就賺到啦,你說對吧!」。這時候,錢,果然是最有效率的溝通工具。 中國,地大物博,距離遠近的概念跟我們不一樣,首都機場到望京也有個20公里,但對他們來說卻只是"短程"。不過,在北京還是有更多的司機,是心甘情願的載我到目的地的。 十幾年前在日本京都,從車站搭計程車到飯店,我不會講日文,司機聽不懂英文,溝通了半天,最後只好用他戴著白手套的手,接過我給他的地圖,開車上路,距離多

轉角遇到四葉幸運草

圖:這是在我家旁邊大樓花圃裡遛狗時看到的,本來想拔走,但轉念一想,還是用手機拍下,留給下一個幸運的人吧! (提示:旁邊有一坨狗屎,可不是我家傻狗的喔) 我好奇的google-幸運草,發現其實看到幸運草的人還真不少,並沒有想像中的稀有。翻出多年前買的一本書《Good Luck當幸運來敲門》,書上是這樣寫的「它不但是世上絕無僅有的四葉幸運草,同時更能夠為找到它的人帶來一種魔力,一種擁有無窮無盡幸運的魔力...」,我心想,我都幾歲的人了,哪還會相信這種鬼話!! 當然此書的宗旨也不在神話幸運草的魔力。 這類所謂的神話,對我來說大概只跟"左眼跳財"有著差不多的效力,比之中了統一發票200元的實在,還不如。 真糟糕,年紀越大,越務實的很不可愛。 但總之,創造"幸運"傳說的人,都算功德一件,以後可以上天堂。因為,不管我是不是因此碰到什麼好事,或是心想事成,最起碼在看到的那一刻是開心的,而且還值得上網寫一篇網誌分享給大家勒。

還好我們還有盧廣仲

從沒想過會在電影院裡聚精會神地看演唱會花絮。要不是因為他是Michael Jackson,要不是《This is it 未來的未來》全球只上映兩週,大概找不到別的動機讓我做這件事。就在初秋第一個冷氣團報到的這一天,天冷了,我心卻是暖的。 特地跟售票小姐要了一個戲院正中間的位置,整排只我一個,可以藏在黑暗中盡情欣賞搖滾天王的風采。導演在一開始,安排了幾個舞者述說他們參與這個值得大書特書、可以名垂千史、傳給下一代探聽的豐功偉業的激情,他們來自世界各地,已經都是頂尖舞者,卻一致認為有幸能與Michael Jackson一起表演,是他們事業的巔峰,再想不出還有誰能帶給他們這樣的榮耀...,在台下的我們也用同樣的心情,開始看這一個永遠都實現不了的演唱會。 讀到這兒,你是不是心想「在搞什麼,完全文不對題啊??」,這是因為在冷風中,陪我一路走到戲院的是手機裡的《七天》。 電影雖然是演唱會預演的側錄,卻呈現了MJ追求完美與精準的表演態度。每一個音符、樂器、舞蹈、肢體動作、燈光都經過設計,這些堅持可能在我們看來只是一個音節只是幾秒的時間,更可能根本沒注意到差別,但就是這些堅持,一個頓點,一個尖叫或是靜止不動,默默地堆砌出MJ想要給觀眾感受到的喜怒哀樂跟表情,這些專業讓你我感動,不得不令人佩服他掌握音樂的能力,這一切的一切都在用行動告訴觀眾「什麼叫頂尖、什麼是專業、什麼是搖滾之王」。 就舉一個小例子,在《The Way You Make Me Feel》的片段中,他一再要求音樂總監彈出他想要的感覺,單純一點、再柔一點、Keyboard比鼓點再拖個半拍進入,經過調整後,就是這個拖的感覺,讓音樂一下子性感了10倍(看下面的影片可以略窺一二,可惜的是我形容的片段不在影片中) Michael在片中又唱又跳,很難想像一個年過半百的人能有這樣的體力,但更令人驚訝的是他的嗓音,跟樂器融為一體的律動,好幾次聽完歌都想忘情的起立鼓掌叫好。真高興這世上有Michael Jackson。 這是我第一次遇到,整個戲院的人都等到幕後人員字幕跑完才起身的電影,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樣意猶未盡,還是因為戲院當時忘了亮燈...。 散場後,戴上耳機繼續聽我的七天。雖然對Michael有著淡淡不捨的感傷,但還好還有盧廣仲。你撇頭心想,嗤之以鼻「哼! 盧廣仲是什麼咖? 這張專輯憑什麼拿來跟MJ比」,一點都沒錯,他們兩個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