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Doritos」標籤的文章

【超級盃系列】如何利用數位網路延長活動的賞味期?

《本文同步刊登於 Yahoo 奇摩網路行銷 ,請勿轉載》 對所有行銷人來說,電視廣告通常會是行銷事件中預算最高的單一項目。預算高,一方面是為了達到有效溝通,在影片製作方面精雕細琢,投入大筆經費,務求影片創意、內容能把品牌想說的話,傳遞給消費者;另一方面,則是期待可以在最短的時間接觸到最多的人,但越多人收視的節目,代價也就越高 。 這樣的做法,行之多年,也幾乎成了大預算行銷事件的標準配備,只是你的消費者越來越不在電視上看電視,而紛紛轉往數位網路的時候,面對這樣的改變,品牌該怎麼辦? Live就成了電視的解藥,賽事節目更是其中的救世主! 如果可以選擇,沒有人會捨棄看直播,而去看一場已經知道結果的比賽。就是這樣的心情,讓電視Live轉播的賽事,還能在消費者漸漸轉向的收視行為中,屹立不搖。 NBA、MLB、NFL Super Bowl,是美國職業運動的三大賽事,其中只有美式足球超級盃的年度總冠軍賽,是一戰定生死,而不像另兩個賽事,採取七戰四勝制,就算這一場你支持的隊伍輸了,還有下一次翻盤的可能。正因為超級盃的獨特,也造就了Super Bowl不只是全美年度收視率最高的節目(超過50%),同時也是最貴的廣告時段,30秒就能燒掉1.2億台幣。 Super Bowl的地位已經不只是體育盛會,同時也是品牌主的年度大事。她除了上廣告非~常~貴之外,另一個大問題,就是她只是個ONE DAY EVENT!過了這一天,就結束。這種捧著大筆鈔票也不見得擠得上,擠上了要怎麼把效益做大,才是這類行銷活動的關鍵。我們看到品牌最普遍的做法,就是把當天精彩好看的電視廣告po上網,只是,從電視轉到網路後,問題就解決了嗎?

電視廣告只是傳上網,夠不夠?

圖片來源: gettyimages 眼看著2011年就要過去了,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台灣在這一年的行銷上發生了一個有趣的兩極趨勢,不是大家都用facebook開粉絲頁、辦活動,也不是品牌手機app滿天飛,而是傳統的電視廣告變得不一樣了。 一種,是越活越回去的倒退,看不到行銷策略,沒有品牌價值,只剩下賣膏藥式的叫賣,彷彿只要拍了廣告、強力放送,就算是在“做品牌”,很難想像這是發展了數十年廣告服務業的台灣會拍的廣告;另外一種,是敘事方式越來越像說故事,產品的比重變低了,娛樂的成分變高了,例如這個:7 mobile 與過去電信業者慣用的連珠砲式的旁白,不斷訴說著產品利益『網內互打免費』 的廣告很不一樣,亦或是這個:伊莎貝爾 結婚還不錯系列 我始終搞不懂『為什麼叫賣式的廣告依然盛行』的原因,不過我理解『廣告不那麼廣告』的趨勢,與網路世代的來臨有很大的關係。 現在大概很少有電視廣告在網路上找不到影片的,也許是代理商或是廣告主、也許是某個熱心的網友上傳,只要在電視上播出沒多久的廣告,在YouTube上都能找到。這樣的趨勢發展,一方面是因為在YouTube上播放不用錢,一方面是因為消費者越來越習慣在網路上閱讀,只是,TVC拿到YouTube上播放,這樣就夠了嗎?

從多力多滋六碼星解密戰,看新品上市規劃

Doritos多力多滋是我一直以來很關注、同時也是寫了 最多篇網誌的品牌 ,因為她經營品牌的概念很前衛也很全面,只不過大部份都是國外的活動。這兩天在電視上看到台灣的新產品也玩起了猜口味的活動「六碼星解密戰U+2721」,感覺很有趣但總覺得哪裏怪怪的。討論前請先看廣告 活動是這樣進行的:購買一包內含15碼序號的U+2721產品,到 活動網站 輸入六個中文字的口味名及序號,總獎金20萬元,每輸入一個序號就增加一元獎金,總額無上限,從猜中口味名的網友中,先抽出一位獨得10萬元,剩餘獎金由所有猜中者均分(所以猜中的人越少,你分得的獎金就越高),活動期自4/19~5/31止。 猜口味名做為新品上市活動,不是所有產品都適合,好處是可以引起話題,避開新產品口味沒什麼新意的窘境,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口香糖會出一種叫Rain(雨)的口味 ,另外也藉此塑造獨特的品牌風格,但風險是消費者的重點會放在解密玩遊戲上而不是產品本身,萬一遊戲不精彩呢? ! 這個活動設計有幾個地方很好,例:每多一個序號就多一元獎金,又不封頂,在活動網頁的首頁就可以即時看到累計的金額以刺激購買(下圖);產品代號是看不懂的U+2721(期待這個答案真的很另類,就像英國Doritos ID3的口味叫做 Chicken Balti ,沒人知道這是什麼鬼,因此可以增加活動結束後的討論熱度);在活動頁面中把目前最冷門(代表如果猜中可以分最多)跟最熱門的口味前五名分別列表,還設計了一個陸續推出的提示謎腳的影片單元,吸引網友重覆回訪,同時也沒忘了facebook分享影片以及活動連結的功能,發揮social media口耳相傳的力量。但我一直覺得做為一個新產品活動,這樣的設計某個地方違反了新品上市的原則。 新品上市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要提高知名度讓大家廣為周知,所以才會電視廣告,街頭派樣,店內試吃,上市活動,落地陳列…鋪天蓋地而來。越多人參與、越多人知道是最高指導原則,結合social media也是個不錯的方式,可是,這活動一開始就設了一個門檻:必須購買才能參與活動、而且不是輕鬆就能完成,還得一字不差全對才行! 難度頗高,這個門檻可能就此降低了參與意願,這讓沒猜中的人的心情,就像別人喝湯你話羞! 一個蹦子也分不到,悶啊! 另一個怪怪的地方就是答對的人越多,分到的獎金就越少,這樣的設計有違網路分享的精神,也違背新產品應該廣為周知的原則...

社群媒體時代,品牌行銷因應之道-影片篇 2/3

接上文 Doritos 多力多滋 Crash the Super Bowl 2010 今年已經是Doritos連續第四年在美式足球超級盃Super Bowl總冠軍賽期間(2/7)舉辦由素人(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拍攝廣告《Crash the Super Bowl》的比賽。(關於Super Bowl在美國廣告界的地位我寫過 這篇 跟 這篇 想瞭解背景的人可以查看) 這個比賽越玩越大,選出的前六名各得台幣80萬(25,000美元1:32以下同),並開放網友票選外,前三名的廣告將會在Super Bowl上播出,如果廣告播出後獲得 USA Today AD Meter 觀眾評選排名第一時,這片子的拍攝者就可以獲得台幣3,200萬的超級大獎,第二名1,920萬,第三名1,280萬,如果包辦AD Meter前三名,每人再加3,200萬!(下面影片是 前六名 的廣告之一) 主角對著一隻綁著防吠項圈的狗說「你想吃Doritos,就得出聲,你叫啊?!」,這隻聰明的狗不但沒叫,而且解了項圈將它偷偷地套在主角的脖子上...。(2/8新增:很可惜,這部廣告在AD Meter上得了第二名,其它兩部都在10名之外, 2010 AD Meter排名 ) 這個獎額在台灣是不可能出現的,不過這不是重點。主辦單位為了說明活動規則如何進行、教你如何拍一部出色的影片,特地找了去年得獎的Herbert兄弟拍了 一系列八部短片 ,精彩程度比起參賽的影片毫不遜色。 除了說明影片,可以讓參賽者清楚拍攝的主題與方向外,透過評審選出前六名,也進一步把關,確保影片不會因為素人拍攝而偏離品牌定位。 星巴克Love Project 《Love Project》是Starbucks參與由U2主唱Bono所創立,以防治愛滋為主的 全球基金會 ,除了星巴克外參與的廠商還包括了Apple、Nike、Dell、Armani等世界知名品牌,這些廠商將自己的產品改成鮮明的紅色,代表 Product(RED) ,你只要看到這個標籤、消費這系列的產品,廠商就會捐助一定金額給基金會(buy RED save Lives)。 圖:Nike 不只基金會努力行銷推廣這個概念,各個品牌也積極參與,星巴克的Love Project就是為了提醒大家注意這個話題,在2009/12/...

Doritos多力多滋,嚇人的新玩意Asylum 626

還記得Doritos 多力多滋一年前 Hotel 626 的遊戲嗎? 這次續集改到精神病院 Asylum 626 了,同樣高水準、同樣真人實景拍攝、燈光、音效、化妝均屬一流、同樣只在晚上6點開放到凌晨(這就是名稱的由來,626 six to six 六點到六點,如果白天也想玩,將電腦系統的時間改到晚上,騙過系統就可以了)。請看以下影片嚇嚇自己,燈關掉、戴上耳機效果更佳!! 跟Hotel 626相比不同的是,包括產品以及social media都被整合的更好、參與更多(不過遊戲的可玩性降低了,我覺得)。 玩遊戲我不在行,所以我也沒什麼攻略可以提供。 遊戲開始會問你要不要跟facebook/twitter連結(下圖)? 系統說「連上後,驚聳度馬上提昇」(這當然是唬人的),其實是因為它埋了一些伏筆在遊戲中,如此一來遊戲才會更有趣、跟朋友的互動更多。你的訊息,系統會自動發佈到facebook上,目的當然是為了吸引你的朋友也來參與。另外也會要求你打開視訊。遊戲中會出現一幕水中倒影(下下圖),到時候你就會"自己嚇自己",還會偷偷的將你在遊戲中的蠢樣拍下(因為事前不知被"偷拍",所以臉部扭曲又痴呆),問你要不要分享到facebook上,讓大夥恥笑一番。 比較有趣的是,其中有一幕由系統隨機挑出你facebook上的朋友,然後考驗你「將要拯救那一位?」(下圖),這個做法比單純將你玩遊戲的訊息或是蠢樣的影片放上facebook來得"有話題"。是個不錯的做法。 而這次遊戲把產品(下圖)也放進來了,雖不是絕對必要,但如果有產品才能解開部份遊戲的內容。這兩個新產品是經典重返系列(They're Back),在包裝的背面有一個圖形(下下圖),將這圖對準你的視訊鏡頭(沒包裝,用印表機印出這個圖也可以),就可以解開遊戲了。這個玩法跟之前介紹的 Late Night 一樣,運用擴增實境AR的技術。 Doritos最近還有幾個不錯的行銷活動,有空再補上。由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品牌運用social media的手法越來越具體了。我想,如果有一天你因為facebook被你朋友"出賣"了,別說我沒提醒你,這就是social之後的代價!!

新品上市典範,Doritos(多力多滋) iD3,就是不告訴你口味

Doritos(多力多滋)又推出一個精彩絕倫的新品上市案。 Doritos在包裝上沒有標示口味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寫過的《 Doritos the Quest 》就是一個例子。《Doritos iD3》是個特別版的新產品,限量供應,再一次Doritos要跟消費者玩 猜口味的遊戲 (下圖),活動地點改了,玩法也做了調整,但維持其一貫的高水準演出,個人認為比the Quest更精彩。 這次活動改到了英國,要展開為期兩個月(遊戲競賽期間7/21~9/25),共三階段的遊戲(分成三集episode目前進行到第二階段),讓消費者猜口味名(共兩個字)。跟The Quest不同的是,這次改成必須要先消費才有資格玩。在包裝背面撕開封合處(下圖示),就能看到一個密碼,一個密碼代表6條命,萬一技術不佳,命用完了還沒過關? 沒關係,再買一包,取得密碼就可以繼續。 遊戲的氣氛維持Doritos一貫的超高水準,完成度之高,簡直就是部電視影集,看看下面首部曲預告就知道。 我人在台灣買不到產品,遍尋網站找到幾個公關用的試玩密碼,可惜也都已經無效了。雖然沒辦法真的玩遊戲,不過有興趣的人還是可以進網站,光是進到輸入密碼這一段過程就可以體會一下,到底Doritos怎樣經營絕佳的氣氛跟互動的感覺。這有個 網站是參與製作遊戲的人 寫的,也可以略探究竟。 遊戲可以直接跟facebook將你的資料連結過來,在遊戲中跟facebook上的朋友互動。現在 越來越多網站都可以這樣做了 。 iD3的facebook 在這。 連結到facebook後,你的帳戶就會長這樣,看到沒,在左下角有一個按鈕讓你加更多的生命值,就是讓你買更多iD3! 消費者這麼拚命,除了遊戲要好玩,還有吸引人的獎品,只要猜中口味名就有機會獲得20,000英磅(台幣約108萬,匯率1:54.2,以下獎金請自行換算)。除此之外,遊戲進行中還有隨機沒有條件的中獎機會,有XBox、Sony Ericsson手機等310個獎品;另外,由破關者中抽出一名幸運者,從35個信封抽出一個來決定你的獎金,從5,000到50,000英磅不等;就算過了比賽期間後不能競逐上列獎項,在11/23前,玩遊戲還是可以參與抽獎,一名大獎得主,可以獲得總值30,000英磅的一堆東東。 不嫌麻煩者請自行看密密麻麻的遊戲規則跟獎品名細 (需要寫活動說明的人倒是可以參考)。 Dorit...

Doritos LATE NIGHT,包裝上有演唱會的票!

Doritos多力多滋又有新把戲了,不是"飛機上有蛇"而是"包裝上有票"。新產品《Late Night》這次請來《Blink 182》跟《Big Boi》兩個搖滾樂團一起共襄盛舉,用全新的概念繼續衝擊消費者的感官。 你或許用過MP4、用過手機看演唱會,但鐵定沒有用過包裝袋看的經驗吧!? 在《LATE NIGHT》的包裝(下圖),有一個"演唱會的票"印在背面,回家,上網,將背面的票對準電腦上的視訊,就可以擇一個你喜歡的樂團,來個3D互動的線上演唱會了 什麼叫3D互動式演唱會? 看下面的影片就知道: 這 網站等候loading 時的音效非常有氣氛。我不瞭解技術,不過這種對應你拿"票"的位置跟遠近,而"演唱會"跟著移動改變的技術頗為有趣。產品在今年四月在美上市,又是兩個標新立異的口味名-《Tacos at Midnight》and《Last Call Jalapeno Popper》 Doritos一直致力於開創新的玩法,不論是在口味名稱或是行銷的手法,有時候 不斷領先同業嘗試最新的工具,也是創造品牌差異化的一種方法 ,也代表這品牌敢於創新的精神。 衝在所有人的前面,不是只有好處而沒有風險,可能難以估算投資報酬率(因為通常這時候成熟評量效果的方法還沒發展出來)、玩法太新需要教育消費者、只能吸引全體消費群裡喜歡嚐鮮的群體、受限於消費者硬體設備(不是所有電腦都有webcam)... 以上這些風險,品牌管理人當然都知道,所以在採用行銷工具時,不會全部都是創新的工具,還是會保有傳統的手法,只是比例調配的問題。這就是一種取捨,端看你想要品牌呈現什麼樣的風格給你的消費者 成功不會是偶然的,多想想吧! 延伸閱讀 看Doridos(多力多滋)如何經營品牌 共五篇 part 1~5 ,或按左側 文章分類Doritos 7/29更新: 原來這技術就叫「擴增實境」,我的另一篇關於這主題的文章- 路痴有救了,iPhone新應用《擴增實境》(AR) ,7-Eleven在六月份也 玩過類似的遊戲 勒

看Doritos (多力多滋)如何經營品牌-Part 5/5

接上文 Doristos 主網頁 的呈現方式,某種程度就是其目標對象生活形態的縮影 為什麼一個品牌目標對象的描述很重要? 主要是因為要弄清楚你的產品要賣給誰? 這樣的人重視的是什麼? 他/她的生活形態如何等等,都必須描繪清楚,不應該只是人口統計的描述那樣簡單- 都會女性上班族,年齡22~35歲...,而應該要將你目標對象的生活型態也描述出來,做些什麼、喜歡什麼都儘可能的界定清楚 理由其一 ,都會女性上班族22~35的性格就可以區分很多大類出來,例:社交型、宅女型、時尚型、保守型,這種分類用另一種概念來說就像血型有四種,星座有12種一樣,你的產品不可能12種人通吃,就連像衛生紙這樣的必需品都辦不到; 理由其二 ,清楚你的目標對象才可能提出滿足其需求的產品或服務,如此才能精準做出定位,跟競爭者區隔; 理由其三 ,有了清楚的描述,才能掌握到每個跟目標對象的接觸點,跟消費者做良好的溝通,將你想傳達的訊息傳遞出去 Doritos前幾篇文章所述的方法,並不是亂槍打鳥,而是因應目標對象生活形態而設計,試想一個傳統零食行銷的作法,除了電視廣告,消費者贈獎活動,店頭陳列,街頭派樣之外,還能做什麼? Doritos做了一個很完整的示範 之前有提過 AXE 3 的案例,如果這案例是在同一個 主題 概念 下整合行銷傳播IMC的範例,那Doritos就算是在同一個 定位概念 下整合行銷傳播的典範之一了 上述這些基本必做的行銷動作之外,Doritos還兼顧了目標對象的各個生活層面,不是大剌剌地跟你說Doritos有多好吃,不需要買了產品才可以參與,而是以"陪著你""參與你"生活休閒時光的角度,讓消費者感知到Doritos創新、敢玩、歡樂的品牌印象,而這些活動該如何設計,該參於消費者的那些活動,應該達成什麼目的,去一點一滴累積品牌,就有賴 清楚的目標對象描述 ,將此攤開來,就像是一張如何到達消費者心中的Road Map,各個不同的活動套進去後,就建構了一個完整而牢不可破的品牌印象 不是每個品牌都有Doritos的資源,也不是每個活動都可以辦的如此大手筆(一個最大獎就花去台幣3300萬,這可能是台灣一個品牌全年的行銷總預算),但同樣的邏輯是可以參考的,不能是大型的遊戲競賽,也可以是參與遊戲網站巴哈姆特的活動;沒有3300萬大獎UGC Video評選、也可以...

看Doritos (多力多滋)如何經營品牌-Part 4/5

接上文 零食跟Game的目標對象有一大部份是重疊的,都是年輕族群,但不是只因為目標對象都是年輕族群就適合做這樣的結合,最主要的重點是此類對象的生活形態也是Doritos目標對象的描述之一,關於此點請容我在最後一篇總結時再敘 Unlock XBOX是Doritos跟Microsoft合作的創作遊戲競賽,標題是"You Dream It, We Build it"你的夢想由我們來實現,這個活動讓玩家創作出他們最想要的遊戲,參賽者把想要創作的點子結合Doritos的品牌風格,以影片圖像文字的方式說明,最後的階段選出五名,XBOX將他們的遊戲概念製作成遊戲beta 版,放在網頁上供網友下載並票選,最后冠軍者將會看到遊戲概念是如何被製作完成並放置在XBOX LIVE商店裡 最後獲勝的是由Mika Borland所構思的 "Dash of Destruction" ,由玩家扮演一隻暴龍穿梭在城市間,攔截一台載滿Doritos玉米片的高速卡車;或是扮演卡車司機,調查暴龍破壞的路線,尋找適合卸貨地點 快速消費性產品運用網路小遊戲來提昇品牌知名度,是經常被使用的方法,希望透過網友間互傳的力量,達成病毒式的快速傳播跟免費的宣傳,Doritos將它發揚光大,不只是一個小小的Flash網頁,乾脆給你一個真正的遊戲,Sponsored by Doritos的遊戲 Doritos的另一個遊戲大作Hotel 626,在 Part 1 中已經提到過,在此不再贅述,網路上也有這遊戲的詳細說明,在這個遊戲中除了一開始的片頭有秀出Doritos的字樣外,並沒有很刻意要告訴玩家這是Doritos的遊戲,沒有玉米片在遊戲中出現,也沒有讓玩家去找出產品來,就因為沒有將產品列為必要出現的元素,也讓這遊戲得以很用心的把它做到想要的效果,驚聳、刺激,最重要是真的很好玩,而不像大部份由廠商做出來的遊戲那樣太刻意秀出產品,反而壞了遊戲的本質- 遊戲就是要好玩 ,消費者不會在意是誰製作的,好玩有趣為先,如果產品跟遊戲的結合度不高,真的不要刻意硬將產品當成遊戲的主角,否則,就會達不到讓玩過的人想要傳遞的效果,淪為廣告主自High的作品 這兩個同樣都是遊戲的模式,但一個是由素人產出的概念(UGC), 一個則是由專業團隊製作出來的成品。由素人產出的競賽在前期開始,就會產生話題在網路上發酵...

看Doritos (多力多滋)如何經營品牌-Part 3/5

接上文 Doritos已經連續第三年在美式足球Super Bowl上做文章了,Crash the Super Bowl是這個Campaign的名稱,超級盃不只是美式足球迷的年度盛事,對廣告主而言也是一樣,即使在金融海嘯的09年,還創下平均30秒300萬美元(台幣1億元)的新天價,因為超級盃是全美收視最高的節目,約有1億的美國觀眾在收看,而且經TNS調查,觀眾在收看超級盃時廣告時段也不會轉台,對廣告主而言這是在一個時間內接觸最廣觀眾群的最佳機會,觀眾也知道在這一時段裡常常會有世界各大品牌首發的廣告,也變成是一種期待心裡的正向循環 07年Doritos 首次舉辦Crash the Super Bowl活動,由網路觀眾製作廣告片,經票選最高票者,在Super Bowl上播出,這支30秒由素人做出來的廣告UGC Video(User Generated Content),播出後大獲好憑,將Doritos的口味做了巧妙的暗喻 08年Doritos決定找出一位不知名的音樂人,為Doritos創作一首歌,獲獎者得到一紙唱片合約,這次的活動迴響不如07年,有興趣可以上youtube找"Kina Grannis Doritos" 到了09年仍由素人Video中由網友投票,在Super Bowl之前就已選出前五,但Doritos還賣個關子不公佈結果,直到Super Bowl的時候在電視上播出時才揭曉,這個活動還有個高潮,就是如果這次的廣告播出後獲得 USA Today AD Meter 排名第一時,這片子的拍攝者就可以獲得100萬美金的超級大獎 (07 跟 08 都只在 USA Today AD Meter 排名第四),最後這廣告也的確 獲得了No1 這部廣告片以上班族為背景,一位拿著自以為是水晶球但實際是雪球的人,認真的問雪球說今天會有免費的Doritos(Free Doritos)嗎? 就一把丟向販賣機,開心吃起被打破玻璃販賣機裡的Doritos,另一位老兄也有樣學樣,問說自己是不是會獲得陞遷,結果... 這一系列的Campaign操作下來,先在網路上造成話題,影片的競賽、分享跟討論,也造成新聞媒體的報導,在最黃金的超級盃時段播出,從Event-> PR-> AD的串連,將原本只有30秒的事情,炒上好幾個月,這樣的...

看Doritos (多力多滋)如何經營品牌-Part 2/5

接上文 The Quest 是Doritos的一個Event,讓消費者解謎(類似拼圖)贏大獎,遊戲是真的有難度,不像大部份活動網頁都是送分題,玩到最後變成是參加抽獎一樣,這遊戲是要過五關斬六將且全部解出來,解的過程中還會告訴你,到目前為止有多少人跟你一樣的進度,最後的三人在Las Vegas比拚一場,才能得到10萬美金的大獎,搞到跟真的一樣,有多困難? 可以看看官網的影片,遊戲規則不是我想談的重點,重點在行銷上 Doritos推出了The Quest的產品包裝(如上圖),這可不是什麼DM就是實際放在貨架上的包裝,全黑的包裝夠跳也夠大膽,在包裝正面The Quest底下有兩行很小的字寫著"GUESSING THE Flavor IS JUST THE BEGINNING",沒錯,這包裝上找不到產品的口味名,就是要讓消費者參與玩The Quest的遊戲,所以遊戲的第一關理所當然就是要猜口味名 一共11個字母的字, 上一篇 不是提到產品口味越出越怪,但又有成功率不高的問題嗎? Doritos 硬是要得,來個怪到極點的口味 MountainDew 山露 God! 這不是應該是 evian 或是volvic這樣的礦泉水才有的口味,竟然出現在零食上? 實在不得不佩服這樣的創意,如果只是某一種料理食物的味道,這樣一路從包裝到活動設計安排的解謎,就不那麼有爆點,對於這個品牌想要塑造的風格相對也就不那麼突出了 這個活動有創意,執行完整而徹底,又因為有難度跟話題性,能在網上造成後續的發酵,有許多Blog專門在討論如何解謎,而對品牌想要營造休閒、玩樂、敢玩、有創意的Image又是一致的,這樣的經營品牌方向跟用心值得學習。我不知道這產品在美國賣的如何? 也好奇Mountain Dew吃起來會是什麼味道(山露有鹹味嗎? 真難想像),下次有機會應該買一包來試試,也搞不好這產品的階段任務就只為了塑造品牌風格而生,達陣後就功成身退也說不定,只是這樣試水溫的策略,在台灣這樣的小市場是很難執行的 (未完待續) 接下文

看Doritos (多力多滋)如何經營品牌-Part 1/5

想寫這個題目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有這個念頭是來自張韶涵幫Lay's 代言的這部廣告片,(Lay's 與Doritos同屬百事集團PepsiCo inc.),當時就好奇洋芋片表現麻辣口味的手法,為什麼要弄個鬼屋 後來看到了Doritos的一個活動網頁 Hotel 626 ,這才晃然大悟,也開始注意Doritos這個品牌 (網站故弄玄虛標示 "本Hotel 只在夜間開放",這網頁做的一級棒,是FWA票選08年度最佳Flash網站,夜深人靜月黑風高時,戴上耳機玩,還挺嚇人的,即使不想玩也絕對值得一看,見識一下網站到底可以玩到什麼程度。這裡有教你 怎麼玩 這遊戲) 打開喇叭看影片,感受一下Hotel 626的氣氛,小心別被嚇到!! 零食類的產品忠誠度一向滿低的,一般零食訴求總是標榜好吃順口("蝦味先 吃不嫌" 或是"想想可樂果" 這廣告真是有夠瞎)或是奇怪的口味(三杯雞 麻辣鴨血) 說也奇怪食品類口味能夠常賣的還真的就只有最古早的那幾種,食品就是蒜味、起士、雞汁,果汁就是蘋果、柳橙、葡萄,餅乾就是草莓、花生、巧克力,創新口味存活的機率不高,但又不能每年都出一樣的口味,因此PM只好開發越來越奇怪的口味,將資源投入在新產品上,但ROI 又不成比例,就這樣有點惡性循環,反而比較沒有把訴求的方嚮往品牌性格或精神層次方向走,或是往品牌經營發展,只集中心力在產品開發或是廣告促銷,而Doritos訴求的"Prepare to take snacking to a higher level",透過幾個不同的Event,跳脫零食只談好吃跟口味的範疇,與消費者交心,經營品牌的性格,將零食帶到另一個境界,對行銷人而言是一個可以參考的例子 Doritos 將目標消費者的幾種生活情境融入在它的品牌之中,休閒玩樂冒險刺激,當消費者在從事這些活動時,就想到Doritos,我先用一張圖簡單的把Doritos的幾個面向畫出來,方便大家瞭解各個Event 可能代表的消費者心理,Doritos的 主網站 設計的就像個Disney Land,消費者一進來就覺得歡樂休閒,跟台灣企業或品牌網站的風格實在差很多,即使是Doritos的台灣官網,都還只停留在傳統的活動訊息跟產品介紹上(由這一點真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