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寶寶不只會賣輪胎,評鑑美食的能力也是舉世聞名。這本被喻為 美食聖經的指南 創刊於1900年,卻隔了100多年才進到美國,在2006年出版第一本紐約版的米其林指南。 米其林美食指南之所以享譽盛名,就在於它評鑑嚴謹、公正與中立,至今全球也不過71家餐廳曾經獲得三顆星的最高評價,用"曾經",是因為被評為三顆星並不表示不需要保持進步,米其林會派員重覆"抽驗",以確定其品質不變,否則,就有被摘掉星星的可能。被摘星!! 就跟將軍被拔階一樣,是人生奇恥大辱,法國就有廚師因此 吻彈自盡,壯烈犧牲 的例子。米其林指南為了要建立這樣的權威,必須發展出一套評鑑的方法,並且持之以恆執行、管理。而這群為米其林工作,經過專業訓練的神秘、匿名、不浮上抬面的美食鑑賞家,就是成就此書幕後最大的功臣。 這也是米其林這次想要對紐約客訴求,這本指南跟紐約自創的 Zagat Survey ,是由一般消費者評分來決定好壞的最大差異點,因此,設計了這個《 Famously Anonymous 著名的匿名者》活動。 找出自己與競爭者主要差異點之後,如何告知目標對象米其林的好? 除了運用PR公關稿之外,登一系列美食鑑賞家的廣告,說明如何嚴謹、中立工作的圖像,也是一種可能,但米其林選擇了一個 這個時代,更貼近消費者的方法來說故事 -「讓大家來找碴,找出誰是米其林的美食鑑賞家」。 除了製作平面稿告知活動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讓這群鑑賞家"曝光"。 以往這群猶如變色龍隱身在人群中用餐的工作者,即便訂位時,使用的都是假名,連家人、朋友也不知道他從事這種"地下"的工作,就是生怕餐廳人員認出他們來,而失去評論的公正性。 現在,這個黑盒子將要被打開,這些人去餐廳用餐時,會在twitter上告訴大家行蹤,「我正在某某餐廳用餐,對餐廳的評價如何,這裡的服務...」像這樣的內容「Lunch at Jaiya, renovations still under way but lookin' good. Yummy spring roll, seafood red curry, creamy iced coffee...all for under $20.」。一場諜對諜的遊戲就此展開,有興趣挖寶嗎? 這裡有兩個twitter網址,一個是 紐約 ,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