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消費者洞察你搞懂了嗎?品牌拳拳到肉的訴求消費者卻不買單,出了什麼問題?


消費者洞察,如海底針 。今天要來聊一個「品牌自以為討好,卻適得其反」的有趣經典案例《幫寶適(Pampers)》。

媽媽,在許多商品採購的決策過程中,都扮演了關鍵角色,特別是「產品實際使用者」是還不會說話的小baby時,例如:紙尿褲。雖然媽媽不實際使用產品,但幫寶寶換尿片把屎把尿所衍伸的瑣事,卻是媽媽們必須解決的困擾。這時候你想想,如果要讓媽媽願意掏錢換紙尿褲,比較好的方式是:戳中媽媽?還是寶寶的痛點?聰明如幫寶適的你我,想到的應該都是「打蛇打七寸的瞄準媽媽」吧。所以,品牌在溝通這類商品的利益時,都會對著媽媽說「使用我的產品,可以如何的幫助媽媽…」的好處。你也這樣認為嗎?結果幫寶適真的這樣做之後卻踢到大鐵板,Why?


產業所處發展階段不同,競爭者也不同


時間倒回到上個世紀1960年,當年還是布尿片滿天飛的時代。如果你覺得幫寶適的主要競爭者,是其他紙尿褲的品牌,那你就大錯特錯,反而尿布才是。幫寶適在這個階段的任務是聯合次要敵人(紙尿褲品牌)打擊主要敵人(布尿片),大家一起擴大整個市場,才有未來。

▲尿布與紙尿褲大戰。

幫助媽媽 vs. 幫助寶寶,你選哪一個?

搞清楚主要敵人之後,再來就是找出主訴求的對象,說服這群媽媽幫寶寶換用紙尿褲。想像一下對媽媽而言,使用尿布時會發生什麼狀況、有什麼缺點;再想像一下,使用紙尿褲有什麼優點、對媽媽的生活有什麼改善?你是不是也得出「從此不用洗尿布,不用再把自己搞得又臭又髒,可以優雅做個漂亮媽媽」的idea。幫寶適根據這個概念,發展出了如下的系列廣告:

《下次我們去逛街時》
幫寶適媽媽:下次我們逛街的時候,提醒我把小孩留在家裡,帶小孩出門真是一團混亂。
尿布媽媽:歐喔 我忘了買尿布,你這個臭尿包(對著寶寶說)
幫寶適媽媽:你還在洗尿布喔?我已經不用尿布了
尿布媽媽:那妳都用什麼?
幫寶適媽媽:我用幫寶適,不用洗,直接沖馬桶就好(你沒看錯,當年的紙尿褲真的可以沖馬桶)
尿布媽媽:這對寶寶可能不夠好吧
幫寶適媽媽:不,它不只好,還更好
旁白:讓我們證實給你看,即使拿掉防水外層,幫寶適還是比尿布好,它可以給寶寶乾爽。
尿布媽媽:這成本很高吧?
幫寶適媽媽:都跟你說了我一直在用
尿布媽媽:我才不相信妳從此再也不用洗尿布呢

▲貴婦下午茶的話題:妳還在洗尿布?



拳拳到肉,消費者卻不買單!出了什麼問題?

如果以溝通任務的角度看這支廣告,算是執行非常到位,不但說了消費者困擾(每天有洗不完的臭尿布),還用實證(不滲漏)告訴你為什麼它更好(乾爽),也提出使用產品後有什麼好處(不用再洗尿布);同時還給你消費者想要成為的樣子(多金有閒又優雅的漂亮媽媽)。好像沒什麼好挑惕的,對吧!?

但,消費者就是這麼難捉摸。這廣告播出後,觀眾看不見產品給寶寶的乾爽,看到的卻是愛逛街、亂花錢、不想弄髒自己、覺得帶小孩、洗尿布是個苦差事的媽媽,而得出:

「幫寶適媽媽=懶惰媽媽」的印象。

這下可好,幫寶適原本只是要凸顯出「媽媽們洗尿布的辛苦,對比用紙尿褲的輕鬆」,想不到如意算盤打錯了,這一招不但沒有博得尿布媽媽的好感,反而“歪樓”。

雖然老實說,沒人喜歡弄髒自己、也不愛勞累、洗尿布也絕對是個苦差事,But,人生就是有這個But,關鍵就在於那個年代絕大部分的媽媽都在洗尿布,才會得出「大家都能洗,為什麼就妳不能?」的疑問。廣告雖然戳中了媽媽的痛,卻意外產生了別人異樣看待的麻煩,消費者願意改換紙尿褲的動機,在這波廣告之後還是沒被啟動。

幫寶適在發現這個問題之後,趕緊修正,把溝通重點從「幫助媽媽」改成了「幫助寶寶」。而有了下面的系列影片,才轉換局面:

《媽咪的秘密》

寶寶心聲:媽咪最愛我了,她不但常抱我,而且天啊幸運的是我從來都不需要用尿布,因為我穿幫寶適。
旁白:「P&G 發明了幫寶適,讓尿布過時了」。因為幫寶適有七層柔軟內層,帶給寶寶前所未有的舒適乾爽,它還有防水的外層,代表不用再穿上用綁著而且還會磨擦皮膚的塑膠褲,這不論對寶寶對妳都好。一片只要0.05美元。

▲紙尿褲吸力就是比較強。

▲別懷疑,去掉防水外層後,當年的紙尿褲可以直接沖馬桶。



「妳不是因為不愛洗尿布,而是因為妳愛寶寶,妳願意給他最好的,就算比尿布貴也值得,所以換成紙尿褲讓寶寶屁屁更乾爽」這箭是不是射得更準啊。你瞧,這廣告絕口不提洗尿布的苦,只說對寶寶有多好。

修正過後的廣告,乍看之下雖然產品特性跟原本的一模模一樣樣,都在強調產品吸力,給寶寶乾爽,但因為改從寶寶的角度溝通後,就神奇的把使用幫寶適的媽媽,從只想到自己的懶惰媽媽變身成了愛寶寶的好媽媽了!

消費者洞察,請你跟我這樣做

一個好的消費者洞察,該問的不只是使用產品上有什麼困擾,而是應該更進一步,從消費者使用產品最原始的目的來發掘。

如果幫寶適一開始就用上列這個原則-「寶寶用尿布是要解決什麼問題?」來求解的話,我想最優先出現的答案就不會是「洗尿布」這件事了。換個角度,有沒有讓你豁然開朗?

這也就是後來我們所熟悉的幫寶適,強調乾爽、新一代吸力永遠比上一代更強的溝通方程式。至於強調乾爽這一招,到了二十一世紀為了迎合數位時代,幫寶適又進化了!究竟進化成什麼?且待下回分解。

《本文同步刊登於Oath看見數位行銷力,請勿轉載》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自曝其短是個好生意

「自曝其短是個好生意」這句話要能成立,有一個很關鍵的核心概念,那就是「你的產品不適合所有人」,聽起來像廢話,卻是許多行銷人忽略或是不願面對的事實。這句話反過來說「只有一部分人對你的產品感興趣」,應該就更能體會。  就像你賣檸檬,明明酸得要死,有客人問你「這檸檬會不會很酸?」,又例如被嫌:車子很小、便當吃不飽、東西很貴...,你會回答一個討好客人的答案,避開普遍認知的“缺點”,以為半夜吹口哨就可以壯膽,矇混過關,天下哪有那麼簡單的事。面對這樣的處境,你怎麼辦? 

演算法告訴你,旅遊不需要花大錢,就能看到一樣的風景

想像一下,如果你住台北,起心動念想要出國旅遊,最近才在網路上搜尋日本京都。然後就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一則針對你需求的動態廣告影片,一邊是京都的西本願寺;一邊是台北的西本願寺(沒錯,在西門町就有一個日治時代的西本願寺),上面寫著「搭飛機到京都 台幣9000元;搭捷運只要台幣25元」,看到這兒,你會不會有一點動心? 「如果搭火車旅遊,體驗同樣美景只需台幣660元,為什麼要花冤枉錢搭飛機?」。這就是《 德國鐵路 Deutsche Bahn 》推廣「搭火車,在德國就能環遊世界」的核心概念。 概念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要產生說服力而且讓消費者行動,可就需要功力了。因為如果你以為只用傳統的行銷模式,拍一支美美的旅遊廣告、堆砌華麗的辭藻,然後片尾打上「在德國就能環遊世界」的slogan,在電視上強力放送就能讓消費者沒有抵抗力的跟著你走,從出國旅遊改成留在國內,停留在這種層次的溝通,其結果恐怕感動不了幾個人。 有時候不是你不想留在國內玩,只是你忘了在地的美好

找不到音樂配咖啡嗎-試試這張The Magic Hour-Wynton Marsalis

你是否有過一張CD只聽了一兩次就被打入冷宮的經驗? 音樂難聽的就不提了, 有些買的當時只為了裝氣質, 想嘗試不同的樂曲, 嗯~ 來張鉅作 Miles Davis或是Bob Dylan吧! Oh My God 跟我完全無緣, 即使想裝懂, 但轉念想想又不是在國家劇院, 關掉離席又不會有人笑你沒氣質, 又何必勉強自己, 是吧! 那天心血來潮, 裝氣質的癮又犯了, 來到誠品爵士樂區, 左看右看實在找不到認識的演奏家, 除了那無緣的Miles Davis之外, 好不容易終於找到一個認識的名字-Wynton Marsalis, 聽過他名字還是大約20 年前, 因為在一場葛萊美獎頒獎典禮上, 聽到他的小喇叭演奏, 對他的神乎奇技真是感佩, (那時候不懂裝懂, 還不是因為他在一個音節裡吹了很多音符之類的), 從沒買過他的音樂, 也不知道這張The Magic Hour好不好聽, 又是Blue Note出品的, 封面設計還滿順眼, 應該還不錯吧?! (同樣的只聽過Blue Note, 也從沒買過) 就這樣瞎貓碰見死耗子, 第一次聽就覺得好聽, 上網找了一下 專家的樂評 , 有興趣可以瞧瞧 怎麼說呢, 這張爵士CD不完全古典, 但也不是流行爵士類的, 但節奏流暢輕快, 完全符合我這種可以裝氣質又不會聽不下去的心態, 而且錄音錄的很棒, 很有空間感, 音場定位清晰, 演奏又很有感情, 沒錯, 年紀大了已經聽得出演奏者的功力了, 聽完都忍不住想要起立鼓掌 如果你想好好的 專心的聽一張好聽的爵士樂, 或是只想單純當做背景音樂, 在有陽光的午後, 配杯咖啡, 這張大師作品的The Magic Hour 推薦大家聽聽 其中的一首 Big Fat Hen 想買CD 到這裡 , 這個Total Solution 的服務還不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