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Jaguar反其道,教你如何使壞的數位行銷術


《本文同步刊登於Yahoo 奇摩網路行銷,請勿轉載》

汽車,一直是很重要的廣告主。一來廣告量大,二來賣的是數十萬起跳的商品,廣告品質都有一定的水準。只是長久以來,我們看到汽車廣告的訴求,撇開功能不談,大多在營造正面的形象:成功、快樂、幸福、尊容...等美好生活。原因很簡單,品牌設法要你從口袋裡掏出一筆為數不少的錢時,當然必須先讓你覺得『買這樣東西,能帶給你,不管是有形或是無形的正面價值』。

但這次的Jaguar F-Type卻反其道而行,賣的是『如何使壞』的形象,而且大量使用數位網路來行銷,是Jaguar腦袋壞掉?還是她別有企圖?


Jaguar找來了三位在電影裡扮演一肚子壞水的代言人,一位是雷神索爾裡的洛基Tom Hiddleston、一位是鋼鐵人3裡的滿大人Ben Kingsley、以及福爾摩斯裡的布萊克伍徳爵士Mark Strong。他們三位都有一個共通點:都是英國人。

今年的超級盃,不但是Jaguar首次參與這個盛會,更首播了這部《It's Good to be Bad》的廣告。

在廣告片中,“滿大人”說『不知你有沒有注意過,好萊塢電影裡的反派角色都是英國人飾演的?』,或許因為聽起來我們就是適合、因為我們更專注、更精准、永遠搶先一步,而且處變不驚更是關鍵。



英國車、英國人、使壞,再加上這三位代言人的形象,讓這車的性格,一下子就顯得與眾不同。一個月後再加碼由“洛基”教你《使壞的藝術 The Art of Villainy》。

片中Tom Hiddleston聽著莎士比亞理查二世裡的獨白,延續上一部影片的話題說『大家都說英國人把壞人詮釋的最到位,但,是什麼原因讓它如此?』,接下來就開始演繹使壞藝術的四部曲:聲音、有型、駕馭、以及謀略。




壞壞惹人愛!?

F-type切了一個『優雅的壞』的性格,與她的主要競爭者做出了不同的區隔,非常適合Jaguar這個品牌以及產品的特性。

▲好車,不用多說,站出來就讓人熱血沸騰
在這兩部扮演快速引起注意的影片中,不斷提到的使壞的特點,其實正是Jaguar F-type的產品優勢:澎湃的引擎聲浪(聲音)、精緻內裝(有型)、駕駛樂趣(駕馭)以及高科技的配備(謀略)。這些需要更進一步了解的特點,Jaguar把這個任務交給了網路來接棒。

▲Jaguar網站內容,娛樂與產品資訊交錯出現,滿足不同的對象
Jaguar網站上 不斷穿插著娛樂+產品特點的訊息,而且隨時不忘call to action的要你了解產品規格、賞車、建構你自己的F-type...等。注意到沒,這個網站的內容同時跟不同的目標對象溝通著,而這也正是網路行銷的優勢之一:不同的人可以在同一個網站上找到他所需要的資訊。重點是,你的網站內容有沒有滿足不同人需求的資訊。

▲用『魔鬼藏在細節裡』來表達精緻的內裝配備

奢華品牌值得用網路來行銷嗎?

如果你對車子有些了解,你會知道這輛Jaguar要價568萬台幣起跳。這種價位隨便就可以買上BMW 大7系列或是M.Benz的S Class,有這種手骨的人,非富即貴,可能出沒在高爾夫球場或是Bellavita,反正主力族群就不是整天泡在網路上的阿宅們。我們這群網路主要使用者,既開不了箱,也說不上嘴,只有看著產品流口水的份,為什麼Jaguar這類奢華品牌,不針對有能力購買者做直效行銷就好,還要費心經營絕大部分使用者不是目標客戶的數位網路?

撇開產品介紹、規格配備列表這類的官網經營目的不談,Jaguar這樣做的目的,不只是給TA看,而是給更多可能會影響TA購買決策的人看的,當然其中還包括未來的潛在消費者。

高單價的商品,通常決策過程不會只有購買者自己決定,身邊的使用者會影響(要載小朋友需求的說這輛車不適合),決策者會影響(父母說這個牌子好嗎?),倡導者會影響(老婆說我要一輛好開的買菜車),影響者會影響(同事說你怎麼會選這輛車,很冷門耶)。出錢的人是你,可是以上的人都會影響讓你在買的過程或是使用的過程心情順暢與否。而奢華品牌數位網路存在的目的,除了讓你了解產品特色之外,就是在幫你做這樣的障礙排除。

花錢的人為了決策上網找資訊,那是理所當然,但要讓週邊的人願意看,而且還看得爽快,那就是學問。

Jaguar的這個網站內容,因為有娛樂以及產品的資訊,讓不管是不是TA都可以滿足他要的。 購買者或決策者可以找到相關的決策資訊;使用者、倡導者或是影響者可以聽到讓人血脈噴張的引擎聲浪,壞壞的小叛逆,以及整體呈現的優雅質感。至於我們這些上過這個網站,在路上看到Jaguar F-type,只能報以目迎目送的廣大路人甲來說,其效益就是多出來的順便賺到。如果有一天,當我們身邊有人擁有這輛車時,至少讓我們說出『選得好』這句話時,這網站行銷的投資就值得了!

留言

  1. 廣告是行銷
    不一樣的創意創造不一樣的行銷
    很棒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自曝其短是個好生意

「自曝其短是個好生意」這句話要能成立,有一個很關鍵的核心概念,那就是「你的產品不適合所有人」,聽起來像廢話,卻是許多行銷人忽略或是不願面對的事實。這句話反過來說「只有一部分人對你的產品感興趣」,應該就更能體會。  就像你賣檸檬,明明酸得要死,有客人問你「這檸檬會不會很酸?」,又例如被嫌:車子很小、便當吃不飽、東西很貴...,你會回答一個討好客人的答案,避開普遍認知的“缺點”,以為半夜吹口哨就可以壯膽,矇混過關,天下哪有那麼簡單的事。面對這樣的處境,你怎麼辦? 

演算法告訴你,旅遊不需要花大錢,就能看到一樣的風景

想像一下,如果你住台北,起心動念想要出國旅遊,最近才在網路上搜尋日本京都。然後就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一則針對你需求的動態廣告影片,一邊是京都的西本願寺;一邊是台北的西本願寺(沒錯,在西門町就有一個日治時代的西本願寺),上面寫著「搭飛機到京都 台幣9000元;搭捷運只要台幣25元」,看到這兒,你會不會有一點動心? 「如果搭火車旅遊,體驗同樣美景只需台幣660元,為什麼要花冤枉錢搭飛機?」。這就是《 德國鐵路 Deutsche Bahn 》推廣「搭火車,在德國就能環遊世界」的核心概念。 概念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要產生說服力而且讓消費者行動,可就需要功力了。因為如果你以為只用傳統的行銷模式,拍一支美美的旅遊廣告、堆砌華麗的辭藻,然後片尾打上「在德國就能環遊世界」的slogan,在電視上強力放送就能讓消費者沒有抵抗力的跟著你走,從出國旅遊改成留在國內,停留在這種層次的溝通,其結果恐怕感動不了幾個人。 有時候不是你不想留在國內玩,只是你忘了在地的美好

帶星巴克隨行卡出門? 遜! 帶iPhone出門? 酷!

連續四篇相關網誌,我的部落格都快成iPhone專區。實在是因為它的商務應用太精彩,不寫不快! Starbucks Card Mobile 是星巴克最新的軟體,主要功能就是《隨行卡》。用這個你就可以查餘額、買咖啡付錢、加值、享受優惠、查交易明細,跟真的隨行卡一樣,只是從一張塑膠卡,變成iPhone上的一個軟體。 它運用的是二維條碼 QR code 技術(下圖)。一開始將隨行卡的編號輸入就行了,要結帳付錢? 只要店員拿著掃瞄器對著手機上的QR Code一掃,就完成了結帳動作,自動更新帳戶餘額;如果錢不夠,還可以加值(下下圖),也可以設定自動加值的條件,例如:每天上午10點查詢一次餘額,若低於10美元,就自動加值20美元...。當然得先建立信用卡的相關資訊,才能完成動作。 隨行卡有的優惠,這軟體同樣適用,甚至為了鼓勵使用,條件還更優惠。要把iPhone當作付款工具,對企業或是使用者而言,這中間有一些風險必須小心,官網上有一些 Q&A的說明 ,我就不一一解釋。 目前這個功能還只在試驗階段,僅限北美某些星巴克有這項服務。我看了使用者對軟體的評價,有意見的人,大都集中在手機"無法登入"的問題,也就是你從手機上看到的資訊不是最即時的,但這並不會妨礙交易進行,其它部份的評價都頗高。 以前看到以QR code做為付款工具,多跟電信業者綁在一起,進行某項交易後,從你手機帳單裡支付,像星巴克這樣獨立完成一套金流作業的,比較少見。這試驗是個好的開始,我相信許多企業都在看它執行的成效,再修正跟進。 這功能如果跟我昨天寫的 foursquare 結合在一起,消費記錄就能補上了,距離理想的商務功能又向前邁進一步。 看完連續四篇iPhone無所不能的網誌,有讓你腦中出現一片美好未來的景像嗎? 有興趣的,我們找時間私下聊聊吧!! PS. 另一個星巴克軟體 mystarbucks 跟這個可以配套使用。mystarbucks主要功能,是找尋最近的starbucks、客製你的專屬咖啡,大杯冰拿鐵去冰少糖加肉桂不加奶油...,隨你高興怎麼配。特製的清單交給店員,或是傳給你的朋友,讓他上班路上順道買一杯,她就能如你所願的完成你要的咖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