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在facebook上當混音師! Vitamin Water sound lab


Vitamin Water繼去年在facebook上大開實驗室,讓網友參與開發新產品之後,又一讓網友動手玩的《Vitamin Sound Lab》登場,讓網友將身價超過台幣140億的饒舌歌手五角(50 cent)的作品來個混音大賽。不同的是這次不在facebook上玩,而是導引到活動網站或是用你無所不能的iPhone(這是iTunes連結)。

請看活動簡介影片



看到沒,一個金髮碧眼的小 Baby在錄音室外幫50cent混音當起錄音師勒! 這就是要告訴你「參與這個活動就是這麼簡單」。

這次運用了ROMPLR的技術(我也不知這是啥,還是這不過又是另一個行銷的term!?),將單曲《Baby By Me》的各個樂器跟人聲拆開來,成為一個個按鈕(下圖),你想讓這首歌怎麼詮釋? 先進低音鼓還是Keyboard、何時開口? 唱些什麼? 或是火力全開? 都由你決定(按一下是不斷循序、按住不放則是獨奏或獨唱)。


不知是不是因為這是首饒舌歌,還是ROMPLR的技術太先進? 不管你用什麼順序、怎麼亂按惡搞,這首歌都不會離譜到不能聽。你可以錄下你的作品,完成後(下圖),系統會問你要不要分享到facebook/email或是參加比賽(活動到2/16截止,每人最多一天可以傳5首)。


作品開放網友投票,但這僅供參考,會有專人根據創意/節奏跟娛樂性來評分,最後由50cent選出冠軍,最大獎是讓你飛到紐約跟他見上一面、食宿機票跟5000美元的禮金等。

這是某人完成的作品,聽聽看。

Vitamin Water在經營facebook,並沒有很積極的在發表文章上,反而很喜歡使用應用程式,不管是用facebook官方的Static FBML工具或是另行開發,這正巧解釋了前幾天我看到的一篇文章「在social media上,那一種行銷方式最有效」的調查,答案是「應用程式」。雖然樣本只有不到700份,但可以當作參考:

文中針對B2B與B2C企業在facebook上,會使用那些行銷方式,調查了包括:

做問卷/created a survey of "fans"
運用公司資料(粉絲專頁上的"資料欄")來增加粉絲/"friending" recent customers with corporate facebook profile
利用粉絲資料分析消費者偏好/use facebook user data to profile your customers demos or interests
開發應用程式/creating facebook application around a brand
在塗鴉牆上po文引導至官網/driving traffic to corporate materials with status updates
買廣告/buying targeted CPC(cost per click) ads on facebook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PO文」,其次是「增加粉絲」跟「問卷調查」。回答最有效的則是「使用應用程式」特別是B2C的企業,有41.9%的覺得有效,但卻只有不到1/4的品牌這樣做;而「買廣告」,則不令人意外的排在倒數幾位。

看完這份報告跟案例,有沒有給你一些啟示…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自曝其短是個好生意

「自曝其短是個好生意」這句話要能成立,有一個很關鍵的核心概念,那就是「你的產品不適合所有人」,聽起來像廢話,卻是許多行銷人忽略或是不願面對的事實。這句話反過來說「只有一部分人對你的產品感興趣」,應該就更能體會。  就像你賣檸檬,明明酸得要死,有客人問你「這檸檬會不會很酸?」,又例如被嫌:車子很小、便當吃不飽、東西很貴...,你會回答一個討好客人的答案,避開普遍認知的“缺點”,以為半夜吹口哨就可以壯膽,矇混過關,天下哪有那麼簡單的事。面對這樣的處境,你怎麼辦? 

演算法告訴你,旅遊不需要花大錢,就能看到一樣的風景

想像一下,如果你住台北,起心動念想要出國旅遊,最近才在網路上搜尋日本京都。然後就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一則針對你需求的動態廣告影片,一邊是京都的西本願寺;一邊是台北的西本願寺(沒錯,在西門町就有一個日治時代的西本願寺),上面寫著「搭飛機到京都 台幣9000元;搭捷運只要台幣25元」,看到這兒,你會不會有一點動心? 「如果搭火車旅遊,體驗同樣美景只需台幣660元,為什麼要花冤枉錢搭飛機?」。這就是《 德國鐵路 Deutsche Bahn 》推廣「搭火車,在德國就能環遊世界」的核心概念。 概念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要產生說服力而且讓消費者行動,可就需要功力了。因為如果你以為只用傳統的行銷模式,拍一支美美的旅遊廣告、堆砌華麗的辭藻,然後片尾打上「在德國就能環遊世界」的slogan,在電視上強力放送就能讓消費者沒有抵抗力的跟著你走,從出國旅遊改成留在國內,停留在這種層次的溝通,其結果恐怕感動不了幾個人。 有時候不是你不想留在國內玩,只是你忘了在地的美好

從迪士尼60年前的手稿,看帶動漫威成功的飛輪效應

開始今天的文章前,先考你個問題,保證你猜不到以下這段描述寫的是哪一個大家早就耳熟的故事: 第一階段描述的是各路英雄的起源,不同英雄的故事彼此即獨立又相互關聯;第二階段英雄集結成一個聯盟,並策劃一系列鎮壓惡霸的過程;第三階段英雄歸順與發起對抗惡霸的戰爭,到最後鳥盡弓藏,悲壯死亡...。(改寫自維基百科,我只改動了用字,結構不變, 原故事在這裡 ) 答案是...發生在北宋108條好漢的故事《水滸傳》,是不是跟現在正夯的《 漫威電影宇宙 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 》有87分像。老祖宗的智慧早在千年前就“爆雷”了這情節,哈哈,想不到吧! ▲漫威有2,564個角色,比水滸傳多了將近24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