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12案例回顧3/3:實體體驗更真實


接上文:2012案例回顧2/3:社群媒體的威力

《用心,拍照片,Samsung Insight》

風景不該只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體會。這句很有深度的話,我相信所有相機品牌都懂,但往往只能流於口號。Samsung不但相信,而且還將它具體實現了。Samsung找了11位視障朋友,辦了一場貨真價實的攝影展,名字就叫『洞察Insight』。

你說,看不見的人要怎麼拍照?Samsung 可不這麼想,她完全不考慮看不看得見的問題,就讓這群朋友用心聽、用手觸摸、去聞、去感受,那些天空、小鳥、花草、沙灘、海洋與煙火,用相機捕捉他們用心感受到的,而不是看到的畫面,然後Samsung將這些照片做成立體的浮雕,方便視障朋友用手觸碰自己所拍的照片的樣子,並將這些作品展出。

▲視障朋友用心聽的還不是用眼看的拍照

▲其中的一幅作品

▲左上角是照片,右下角是照片的浮雕版



這個攝影展的重點,已經不在傳統上我們對好照片所認知的構圖、景深、光影或色彩,而在於『照片對你的意義』的這件事上。


我們從來都沒想過,品牌可以找一群根本不是這項產品的使用者的人來行銷,這群人不是他們不願意使用,而是先天上的不能!如果,找來專業的攝影家,這樣的展覽對我們來說,只是剛好而已;找來很有梗的素人,你也不會太過驚訝,唯有壓根你想都想不到的視障朋友,這個作品才能有如此強大,深入人心的震撼力。

『用心拍照,其他的就交給Samsung就行了』!

《用科技實現40年前的夢想,Google Re:brief Coca Cola》



『I’d like to buy the world a coke 我想請世界喝一瓶可樂』,可口可樂為了讓消費者知道可口可樂行銷全世界的訊息,在1971年創造了這句經典slogan,不但如此,她還有一首好聽的廣告歌。



在廣告片中,來自世界各地的各色人種,拿著當地包裝的Coca Cola,齊聚在意大利的山上,高歌一曲。只是,40年前的打嘴炮,讓觀眾看著電視想像『有人想請我喝可樂』的畫面。到了21世紀的今天,可口可樂透過科技與網路,讓你真的可以請世界各地的陌生人喝可樂。

這是Google在2011 年底所成立的專案『Re:Brief』,目的就在利用新的技術與科技,在相同溝通目的的前提下,重新解構、詮釋6、70年代的經典廣告。這系列一共有四個品牌:Coca Cola、Volvo、Alka-Seltzer以及Avis。

Google找到了當年參與廣告的藝術總監Harvey Gabor,與Google小組共同合作(甚至參與對可口可樂提案,看著老前輩寶刀未老的向客戶簡報,有一種世代交替的傳承感,很妙),透過新的Google廣告技術以及改裝過的自動販賣機,實現這個夢想。她是這樣運作的:

你透過網頁的Google 廣告或是iPhone iAD,為世界的某個陌生人送上一瓶免費的可樂。你只要在互動廣告的地圖上選擇位在世界各地,任何一個已經配備有改裝過的自動販賣機,填上你想要給對方的訊息或是錄一段影像,google甚至會幫你自動翻譯,你不用擔心語言的問題,按送出,可口可樂就會把你的訊息送到指定的自動販賣機。當有陌生人經過,看到販賣機的訊息點擊後,她就可以得到一瓶可樂,並且可以立即透過販賣機回覆感謝。

▲在手機上選擇位在世界某個城市的自動販賣機,寫上想說的祝福

▲這台經過改裝的自動販賣機,就可以實現請陌生人喝可樂的願望



Google成立這個專案當然有其商業上的目的,但這不是我想說的重點,這個案例最大意義,在於『如何運用數位來加深品牌與消費者的關係』,除了技術,還有核心的溝通概念,非常值得品牌主、廣告公司、數位行銷公司參考。Google幫我們展示了一些不同面向的數位可能性。

《城市觀光的手機App,這樣設計就對了,Tram Sightseeing 》




有了smartphone之後,到了各地旅遊,是不是都期待著智慧型手機可以帶給你更不一樣、更便利的旅遊?至少我是這樣想,為此,我還寫過一篇『帶著iPhone去旅行』的網誌。

遠在瑞典的運輸公司Vasttrafik,在哥德堡推出了一個搭輕軌電車旅行的App-『Tram Sightseeing』,它不僅會告訴你電車站方向、距離、還有多久車會來、到那兒該搭哪班車、何時該下車、該轉幾號線等資訊之外,還會在搭車途中,透過手機GPS定位、LBS服務,同步語音播放你正經過的窗外的景點資訊給你,光這一點,就夠讓人興奮,更厲害的是這個應用程式,免費!

▲配合窗外風景同步導覽的服務,很棒!

▲App會告訴你搭乘輕軌相關的資訊



這個App的便利不只提供你有用的資訊,而更進一步幫你想到,讓你連查都不用查的主動告訴你。有時候,多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思考,就是這多一點點的用心,就能收買顧客的心。

《給你的比你要的更多,Hellmann’s Recipes Receipts》


隸屬於聯合利華旗下的品牌Hellmann’s(在台灣用康寶的品牌名),主要以生產沙拉醬聞名。在巴西Hellmann’s與當地連鎖的超市St. Marche合作,結合POS系統,只要消費者買了一罐Hellmann’s的沙拉醬,結帳時,系統會自動辨識此次的購物品項有那些,然後,將可供運用的東西+沙拉醬,就地取材組合成食譜,印在收據給消費者!

▲買完東西,該用這些材料做哪些菜,Hellmann's幫你配好了



這樣客製化的服務實在太厲害了,不是什麼偉大的發明,對品牌、對通路來說卻是雙贏。這就是Total Solution概念,運用在行銷上的好例子。

許多時候消費者買你的商品,是無法單獨用這個商品完成消費者想要滿足的需求。就像,買一張CD,目的是為了聽音樂,可是光是CD是無法完成聽音樂這件事的,還必須要有播放器+喇叭才行。沙拉醬也是如此,不會有人單獨吃她,可就是沒有品牌幫消費者想到,不是送你一本印刷精美,卻讓你因為缺材料而無法完成,只能看爽的食譜,而是“就地取材”,讓你一回家就可以變成美味佳餚的貼心收據。

寫在最後

各位有沒有發現,實體體驗我介紹的例子,我刻意地避開那些比較接近『設一種局,讓路人參與』的案例,因為2012我寫過好幾篇網誌(像Coke zero+007丹麥愛樂電台在捷運演奏sony讓你體驗xperia防水特性等),都在談這類的體驗,所以,這次我選擇另一類相對活動時間較長,影響消費者行為更直接的案例。如果喜歡,別吝於分享、按個讚啊!

全篇完。

留言

  1. 請問可以轉發三星那篇嗎? 會附上出處:)

    回覆刪除
  2. 歡迎轉載,但請載全文,勿修改,註明出處,作者,連結,不做商業用途,感謝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自曝其短是個好生意

「自曝其短是個好生意」這句話要能成立,有一個很關鍵的核心概念,那就是「你的產品不適合所有人」,聽起來像廢話,卻是許多行銷人忽略或是不願面對的事實。這句話反過來說「只有一部分人對你的產品感興趣」,應該就更能體會。  就像你賣檸檬,明明酸得要死,有客人問你「這檸檬會不會很酸?」,又例如被嫌:車子很小、便當吃不飽、東西很貴...,你會回答一個討好客人的答案,避開普遍認知的“缺點”,以為半夜吹口哨就可以壯膽,矇混過關,天下哪有那麼簡單的事。面對這樣的處境,你怎麼辦? 

演算法告訴你,旅遊不需要花大錢,就能看到一樣的風景

想像一下,如果你住台北,起心動念想要出國旅遊,最近才在網路上搜尋日本京都。然後就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一則針對你需求的動態廣告影片,一邊是京都的西本願寺;一邊是台北的西本願寺(沒錯,在西門町就有一個日治時代的西本願寺),上面寫著「搭飛機到京都 台幣9000元;搭捷運只要台幣25元」,看到這兒,你會不會有一點動心? 「如果搭火車旅遊,體驗同樣美景只需台幣660元,為什麼要花冤枉錢搭飛機?」。這就是《 德國鐵路 Deutsche Bahn 》推廣「搭火車,在德國就能環遊世界」的核心概念。 概念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要產生說服力而且讓消費者行動,可就需要功力了。因為如果你以為只用傳統的行銷模式,拍一支美美的旅遊廣告、堆砌華麗的辭藻,然後片尾打上「在德國就能環遊世界」的slogan,在電視上強力放送就能讓消費者沒有抵抗力的跟著你走,從出國旅遊改成留在國內,停留在這種層次的溝通,其結果恐怕感動不了幾個人。 有時候不是你不想留在國內玩,只是你忘了在地的美好

帶星巴克隨行卡出門? 遜! 帶iPhone出門? 酷!

連續四篇相關網誌,我的部落格都快成iPhone專區。實在是因為它的商務應用太精彩,不寫不快! Starbucks Card Mobile 是星巴克最新的軟體,主要功能就是《隨行卡》。用這個你就可以查餘額、買咖啡付錢、加值、享受優惠、查交易明細,跟真的隨行卡一樣,只是從一張塑膠卡,變成iPhone上的一個軟體。 它運用的是二維條碼 QR code 技術(下圖)。一開始將隨行卡的編號輸入就行了,要結帳付錢? 只要店員拿著掃瞄器對著手機上的QR Code一掃,就完成了結帳動作,自動更新帳戶餘額;如果錢不夠,還可以加值(下下圖),也可以設定自動加值的條件,例如:每天上午10點查詢一次餘額,若低於10美元,就自動加值20美元...。當然得先建立信用卡的相關資訊,才能完成動作。 隨行卡有的優惠,這軟體同樣適用,甚至為了鼓勵使用,條件還更優惠。要把iPhone當作付款工具,對企業或是使用者而言,這中間有一些風險必須小心,官網上有一些 Q&A的說明 ,我就不一一解釋。 目前這個功能還只在試驗階段,僅限北美某些星巴克有這項服務。我看了使用者對軟體的評價,有意見的人,大都集中在手機"無法登入"的問題,也就是你從手機上看到的資訊不是最即時的,但這並不會妨礙交易進行,其它部份的評價都頗高。 以前看到以QR code做為付款工具,多跟電信業者綁在一起,進行某項交易後,從你手機帳單裡支付,像星巴克這樣獨立完成一套金流作業的,比較少見。這試驗是個好的開始,我相信許多企業都在看它執行的成效,再修正跟進。 這功能如果跟我昨天寫的 foursquare 結合在一起,消費記錄就能補上了,距離理想的商務功能又向前邁進一步。 看完連續四篇iPhone無所不能的網誌,有讓你腦中出現一片美好未來的景像嗎? 有興趣的,我們找時間私下聊聊吧!! PS. 另一個星巴克軟體 mystarbucks 跟這個可以配套使用。mystarbucks主要功能,是找尋最近的starbucks、客製你的專屬咖啡,大杯冰拿鐵去冰少糖加肉桂不加奶油...,隨你高興怎麼配。特製的清單交給店員,或是傳給你的朋友,讓他上班路上順道買一杯,她就能如你所願的完成你要的咖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