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iPhone 好樣的

iPhone的成功不是沒有道理,從行銷的角度來看,iPhone打破了以往手機市場行銷的傳統,敢於堅持與突破,並且應該說,是一個內部對此產品定位非常清楚且堅持的產品開發案。 就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拍照功能。在別的公司的產品開發或是PM會議上,想像的場景是這樣的,PM對這產品或許是這樣描述的:
「iPhone是市場最高階的產品,提供全方位All in one的功能,滿足手機重度使用者,3C迷的需求,拍照功能要具有閃光燈,自動對焦,800萬畫素,自動白平衡,ISO調整,內建多種拍攝模式,可攝影...」,這些在其它品牌高階手機上"一定"要有的功能,就算iPhone不具有手機拍照市場最先進的功能,也絕不能低於市場主流的配置...。
但上開的這些規格,對於一隻市場行情NTD26,000的手機(空機價16G)而言,除了可拍照的一個按鈕外(上圖正下方的相機圖式),什麼功能也沒有的設計,我想別家的PM,大概沒人膽敢在一開始就提出這樣的規格吧!甚至還能說服高層同意這樣的設定(或許Apple的PM,當初也是開了一堆規格也說不定),或是PM真的就提了「只給你一個按鈕」的提案,得到主管的回應可能是一陣冷潮熱諷,劈頭就來個「你設定這樣的規格,是要賣給旺來伯嗎(台語),你想辦法Cost down做到市場上該有的規格...」。

  我只待過消費性產業,以一個對手機生態外行的角度,斗膽推測手機的行銷,我的看法是「Apple 對這隻手機的定位就是要這樣,只給你一個按鈕」。

 iOS 做不到其他拍照的功能嗎? 我想不是。 不然App Store裡就不會有那些3rd party開發出補強拍照功能的軟體出現了。 這也是Apple 與開發商 Win-Win的一個策略, 如果Apple一開始就做到80分,開發商就只剩20分的機會。 也可以換一個角度想,就算是iOS的先天不良,如果套進SWOT分析裡, Apple 做了一個堅持定位跟強化優勢與機會點的良好示範。 

這剛好可以給行銷人上一課,產品要有特色,要有清楚的STP(Segmentation Targeting Positioning),這個人人都知道的事,做的徹底的還真沒幾個。君不見每一代新的手機出來,看到的只有不斷的往更高規格邁進,而忽略了使用者的需求跟感受。回想自己有幾次改了手機拍照設定? 是不是除了剛買來無聊嚐鮮時改了幾次外,一直都用自動模式走天下? 這樣的使用者應該佔了大多數,PM在開發新產品時,只為了滿足如同兩岸軍備競賽的不斷追加預算外,這些所設定的功能是不是真的有必要? 還是只是徒增成本的設計? 真的該好好思考產品的定位跟使用者的需求。 

別的不說,光是iPhone敢給你只有一個按鈕這樣的堅持與勇氣,這就是該學習的,你有把握當你遇到類似的情境時,你能夠說服你的主管嗎?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自曝其短是個好生意

「自曝其短是個好生意」這句話要能成立,有一個很關鍵的核心概念,那就是「你的產品不適合所有人」,聽起來像廢話,卻是許多行銷人忽略或是不願面對的事實。這句話反過來說「只有一部分人對你的產品感興趣」,應該就更能體會。  就像你賣檸檬,明明酸得要死,有客人問你「這檸檬會不會很酸?」,又例如被嫌:車子很小、便當吃不飽、東西很貴...,你會回答一個討好客人的答案,避開普遍認知的“缺點”,以為半夜吹口哨就可以壯膽,矇混過關,天下哪有那麼簡單的事。面對這樣的處境,你怎麼辦? 

演算法告訴你,旅遊不需要花大錢,就能看到一樣的風景

想像一下,如果你住台北,起心動念想要出國旅遊,最近才在網路上搜尋日本京都。然後就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一則針對你需求的動態廣告影片,一邊是京都的西本願寺;一邊是台北的西本願寺(沒錯,在西門町就有一個日治時代的西本願寺),上面寫著「搭飛機到京都 台幣9000元;搭捷運只要台幣25元」,看到這兒,你會不會有一點動心? 「如果搭火車旅遊,體驗同樣美景只需台幣660元,為什麼要花冤枉錢搭飛機?」。這就是《 德國鐵路 Deutsche Bahn 》推廣「搭火車,在德國就能環遊世界」的核心概念。 概念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要產生說服力而且讓消費者行動,可就需要功力了。因為如果你以為只用傳統的行銷模式,拍一支美美的旅遊廣告、堆砌華麗的辭藻,然後片尾打上「在德國就能環遊世界」的slogan,在電視上強力放送就能讓消費者沒有抵抗力的跟著你走,從出國旅遊改成留在國內,停留在這種層次的溝通,其結果恐怕感動不了幾個人。 有時候不是你不想留在國內玩,只是你忘了在地的美好

找不到音樂配咖啡嗎-試試這張The Magic Hour-Wynton Marsalis

你是否有過一張CD只聽了一兩次就被打入冷宮的經驗? 音樂難聽的就不提了, 有些買的當時只為了裝氣質, 想嘗試不同的樂曲, 嗯~ 來張鉅作 Miles Davis或是Bob Dylan吧! Oh My God 跟我完全無緣, 即使想裝懂, 但轉念想想又不是在國家劇院, 關掉離席又不會有人笑你沒氣質, 又何必勉強自己, 是吧! 那天心血來潮, 裝氣質的癮又犯了, 來到誠品爵士樂區, 左看右看實在找不到認識的演奏家, 除了那無緣的Miles Davis之外, 好不容易終於找到一個認識的名字-Wynton Marsalis, 聽過他名字還是大約20 年前, 因為在一場葛萊美獎頒獎典禮上, 聽到他的小喇叭演奏, 對他的神乎奇技真是感佩, (那時候不懂裝懂, 還不是因為他在一個音節裡吹了很多音符之類的), 從沒買過他的音樂, 也不知道這張The Magic Hour好不好聽, 又是Blue Note出品的, 封面設計還滿順眼, 應該還不錯吧?! (同樣的只聽過Blue Note, 也從沒買過) 就這樣瞎貓碰見死耗子, 第一次聽就覺得好聽, 上網找了一下 專家的樂評 , 有興趣可以瞧瞧 怎麼說呢, 這張爵士CD不完全古典, 但也不是流行爵士類的, 但節奏流暢輕快, 完全符合我這種可以裝氣質又不會聽不下去的心態, 而且錄音錄的很棒, 很有空間感, 音場定位清晰, 演奏又很有感情, 沒錯, 年紀大了已經聽得出演奏者的功力了, 聽完都忍不住想要起立鼓掌 如果你想好好的 專心的聽一張好聽的爵士樂, 或是只想單純當做背景音樂, 在有陽光的午後, 配杯咖啡, 這張大師作品的The Magic Hour 推薦大家聽聽 其中的一首 Big Fat Hen 想買CD 到這裡 , 這個Total Solution 的服務還不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