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終於接到一通比較有水準的電話行銷

最近老是接到電話行銷的電話, 舉凡資金借貸, 投資資訊, MBA, 詐騙, 酒店公關, 每天大概都有, 有些我本來就是她的客戶, 例如中華電信, 台哥大, 銀行等, 如果是這種我勉強可以接受, 但更多是不知從那得來我資料的公司, 這些人員, 總是機械式的講公司要求他講的話, 我也相信很高比例, 對話都在一分鍾內就結束, 而且得不到什麼好口氣, 一天八個小時, 就這樣不斷重覆一樣的挫敗。

我遇到絕大部份的電話行銷, 除了掌握我的個人資料外(姓名, 手機, 年齡等很基本的資料) 其實對我非常不熟悉, 因為企圖賣給我的東西, 都是我不需要的, 甚至連邊都沒碰到, 真的是亂槍打鳥, 偶爾因為我的好奇心使然, 會注意這次來電者有沒有什麼新話術, 受的訓練到什麼程序, 會跟他多聊兩句, 但最後往往還是發現了無新意, 以謝謝再聯絡來結束對話. 今天接到的這通電話有點不同-

這是台哥大的電話行銷人員, 她想要推薦我使用手機MSN, 我跟她說很抱歉我手機已經裝了Nimbuzz (一個軟體就可以上MSN, 還有Skype, Gtalk...) 又不死心的問我需不需要股市跟新聞的資訊服務, 可惜我也有了國際財經專業媒體Bloomberg 出的軟體 跟 Newsstand, 哈拉一陣後, 最後當然還是沒有交易成功.

這種電話思空見慣, 有什麼值得列為主題來寫? 其實是因為這通電話有顧客關係管理的概念在

顧客關係管理, 說穿了不是什麼新的觀念, 老祖宗賣米時就懂得

想像一下這樣的情境, 老張跟老李是王記米店的老客戶, 老王記性特好, 記得張家是外省人一家五口, 大概半個月叫一次米, 李家則是本省人特別熱衷年節的氣氛, 總愛做些應景食品, 最近老王送米去張家時總不見張家老大, 聊起才知道原來上個月已經去外地工作了, 老王心中就想著少一口人, 下次改20 天送一次米就可以了, 路過李家時想起了再一週就過年了, 進去問問要不要送點糯米做年糕吧....這樣的場景, 在傳統的鄉里間隨處可見, 但這就是顧客關係管理IDIC的流程(註) 今天的重點不在談老祖宗的舊觀念, 為何如今卻滯礙難行, 也不談顧客關係管理為什麼在近年會被重視, 只想針對我所接到的這通電話。

電話行銷 Telemarketing 算是運用顧客關係管理的觀念在運作, 只是許多都只做到皮毛-「前段的個人資料認知有我這個人」而已。 台哥大這次進步了一點, 不只知道有我這個客戶, 還知道我前兩個月改了3G上網的費率, 增加了基本上網費, 所以將我區隔為較重度使用上網的對象, 因次判斷向我推薦使用需要常掛在網路上的服務時, 比較容易成功, 方向是對了, 只可惜晚了一步, 這些服務我都有了, 但如果這位客服訓練夠好, 台哥大機制也完整的話, 應該要將我已經有msn / 股市 / 新聞的服務鍵入在台哥大的系統裡, 甚至我平常的消費行為(例:國際電話) 下一次即使換一個客服人員, 只要查看我的檔案記錄, 當有新的服務- 國際電話優惠專案時, 就很容易成功了. 當然如果能夠為我量身訂做一份對我最有利的電信資費方案, 我就一輩子跟定台哥大了 (發現了很重要的一點嗎? 有價值的資訊, 不只是死板板的個人資料, 更重要的是必須和個人的消費行為做結合, 才能真正發揮效用.)

我可不想我的資料未經許可就被胡亂使用, 不過很顯然這種事還會持續發生, 只拜託這些電話行銷公司, 能多一些專業, 也好讓我被利用的開心一點, 打電話的那些人也不會再那麼苦悶。

註: "一對一經理人" Don Peppers and Martha Rogers著
確認(Identify)知道顧客是誰, 知道顧客回來了, 知道誰是有價值的顧客, 知道誰是最有成長潛力的顧客
區隔(Differentiate)知道如何以價值和需求去區分顧客
互動(Interact)將每一次跟顧客的互動轉變為關係, 同時將每一次的互動經驗轉換為對顧客更瞭解的智慧
訂製化(Customize)針對顧客需求的不同, 顧客的價值不同, 提出大量客製化或個人化的產品或服務

留言

  1. 这里果然不错 以后还会常来! 希望你开心每一天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自曝其短是個好生意

「自曝其短是個好生意」這句話要能成立,有一個很關鍵的核心概念,那就是「你的產品不適合所有人」,聽起來像廢話,卻是許多行銷人忽略或是不願面對的事實。這句話反過來說「只有一部分人對你的產品感興趣」,應該就更能體會。  就像你賣檸檬,明明酸得要死,有客人問你「這檸檬會不會很酸?」,又例如被嫌:車子很小、便當吃不飽、東西很貴...,你會回答一個討好客人的答案,避開普遍認知的“缺點”,以為半夜吹口哨就可以壯膽,矇混過關,天下哪有那麼簡單的事。面對這樣的處境,你怎麼辦? 

演算法告訴你,旅遊不需要花大錢,就能看到一樣的風景

想像一下,如果你住台北,起心動念想要出國旅遊,最近才在網路上搜尋日本京都。然後就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一則針對你需求的動態廣告影片,一邊是京都的西本願寺;一邊是台北的西本願寺(沒錯,在西門町就有一個日治時代的西本願寺),上面寫著「搭飛機到京都 台幣9000元;搭捷運只要台幣25元」,看到這兒,你會不會有一點動心? 「如果搭火車旅遊,體驗同樣美景只需台幣660元,為什麼要花冤枉錢搭飛機?」。這就是《 德國鐵路 Deutsche Bahn 》推廣「搭火車,在德國就能環遊世界」的核心概念。 概念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要產生說服力而且讓消費者行動,可就需要功力了。因為如果你以為只用傳統的行銷模式,拍一支美美的旅遊廣告、堆砌華麗的辭藻,然後片尾打上「在德國就能環遊世界」的slogan,在電視上強力放送就能讓消費者沒有抵抗力的跟著你走,從出國旅遊改成留在國內,停留在這種層次的溝通,其結果恐怕感動不了幾個人。 有時候不是你不想留在國內玩,只是你忘了在地的美好

帶星巴克隨行卡出門? 遜! 帶iPhone出門? 酷!

連續四篇相關網誌,我的部落格都快成iPhone專區。實在是因為它的商務應用太精彩,不寫不快! Starbucks Card Mobile 是星巴克最新的軟體,主要功能就是《隨行卡》。用這個你就可以查餘額、買咖啡付錢、加值、享受優惠、查交易明細,跟真的隨行卡一樣,只是從一張塑膠卡,變成iPhone上的一個軟體。 它運用的是二維條碼 QR code 技術(下圖)。一開始將隨行卡的編號輸入就行了,要結帳付錢? 只要店員拿著掃瞄器對著手機上的QR Code一掃,就完成了結帳動作,自動更新帳戶餘額;如果錢不夠,還可以加值(下下圖),也可以設定自動加值的條件,例如:每天上午10點查詢一次餘額,若低於10美元,就自動加值20美元...。當然得先建立信用卡的相關資訊,才能完成動作。 隨行卡有的優惠,這軟體同樣適用,甚至為了鼓勵使用,條件還更優惠。要把iPhone當作付款工具,對企業或是使用者而言,這中間有一些風險必須小心,官網上有一些 Q&A的說明 ,我就不一一解釋。 目前這個功能還只在試驗階段,僅限北美某些星巴克有這項服務。我看了使用者對軟體的評價,有意見的人,大都集中在手機"無法登入"的問題,也就是你從手機上看到的資訊不是最即時的,但這並不會妨礙交易進行,其它部份的評價都頗高。 以前看到以QR code做為付款工具,多跟電信業者綁在一起,進行某項交易後,從你手機帳單裡支付,像星巴克這樣獨立完成一套金流作業的,比較少見。這試驗是個好的開始,我相信許多企業都在看它執行的成效,再修正跟進。 這功能如果跟我昨天寫的 foursquare 結合在一起,消費記錄就能補上了,距離理想的商務功能又向前邁進一步。 看完連續四篇iPhone無所不能的網誌,有讓你腦中出現一片美好未來的景像嗎? 有興趣的,我們找時間私下聊聊吧!! PS. 另一個星巴克軟體 mystarbucks 跟這個可以配套使用。mystarbucks主要功能,是找尋最近的starbucks、客製你的專屬咖啡,大杯冰拿鐵去冰少糖加肉桂不加奶油...,隨你高興怎麼配。特製的清單交給店員,或是傳給你的朋友,讓他上班路上順道買一杯,她就能如你所願的完成你要的咖啡了。